
早上8点多,北京市热力集团丰台分公司马家堡供热服务中心,一股股白气从高耸的烟囱中冒出。今天,是本市正式启动提前供热的首日,西马供热厂的两台燃气热水锅炉已正式点火,为周边小区6749户居民提供供热服务。“小区室温18℃,达标。” 北京市热力集团丰台分公司马家堡供热服务中心主任李维表示。
“铃”,早晨6点,马家堡供热服务中心的供热报修电话响起。“家里暖气半边热,半边凉。”家住西马金润家园小区的一位居民焦急地求助。接到电话,“供热管家”曹继涛立刻带着工具赶往居民家中。暖气一半热、一半凉,原来是“窝气”了。抵达居民家后,曹继涛立刻找出了问题所在。在为暖气进行排气处理后,不一会儿工夫,冰凉的暖气就有了热乎气。“这一单诉求,不到一个小时就处理完了。现在居民家中室温已经达到了18℃的标准。”
李维告诉记者,正式供暖首日,居民报修反映的大多是“小问题”。有的居民家中暖气有“窝气”现象,有的居民家中新装的暖气出现了跑冒滴漏问题,目前没有发生大面积的停热抢修。“一般从接单到修好,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处理完。” 马家堡供热服务中心一共配备了10名供热管家,通常情况下,遇到居民报修,将“一分钟接单、10分钟联系用户、一小时上门、一次性解决用户的供热服务诉求”。

热力集团4000余供热管家“包干”到户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热力集团管理的市域内供热面积为3.41亿平方米,其中居民用户2亿平方米、公建用户1.41亿平方米,热用户达213万户,热力站有4931座,锅炉房有559座,一次管线长度1852公里。此外,组建4000余人的供热管家队伍,供热管家“包干”到户,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供热管家服务模式。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供热突发情况,北京热力集团10支共计140人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全面进入应急状态,目前已经启动应急值班值守机制,应急抢险人员24小时在岗备勤,能够在接到指令10分钟内出动,1小时内赶到事故现场,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全力保障供热生产运行安全稳定。
在智慧供热方面,2022年,北京热力集团在市城管委1400万平方米智慧供热改造任务基础上,选取了2082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进行分层次智慧供热改造,涉及锅炉房6座、换热站共182座。涉及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门头沟、通州、房山共9个区,项目完成后预期每年节约燃气770万标立方,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万吨。

3557座居民供热锅炉房正式供热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供热办副主任尹波介绍说,2022-2023采暖季,本市城镇地区供热面积预计达到9.33亿平方米,其中居民供热面积6.57亿平方米,城镇地区基本实现清洁供热。今天,全市3557座居民供热锅炉房正式供热,热电联产居民供热面积全部投入运行。各供热单位全员到岗到位,做好供热系统调节,升温运行,保障居民室温达到18℃标准。各级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在岗待命,备足备齐物资设备,做好应对供热突发事件的准备。

试行以楼栋为单位按需精准供热
今年起,部分小区将试行通过用户室温监测,精细调节控制阀门,做到以楼栋为单位的按需精准供热,确保用户室温达标。“市、区城市管理部门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督促供热单位根据气温精准调节和安全运行,做到既供热达标又节能减排。”尹波表示,同时,将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约谈投诉率高的供热单位,加强考核与补贴挂钩。
记者同时了解到,市城管执法局将同步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采暖季供热专项执法保障工作,对供热单位的供热行为、供热计量执行情况以及用户的采暖行为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供热单位采暖期内延迟、提前结束或中止供热,擅自拆改室内共用供热设施,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等违法行为,督促问题及时整改。
确保达标供热的同时,也不放松疫情防控。本市将制定涉疫管控小区供热专项工作预案,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做好紧急情况下的人员调度和协调,提升疫情期间供热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