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发布 光伏、风电、储能发展情况如何?

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作者: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储能        收藏 0   

2023
06/29
00:23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6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2》、《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报告全面总结了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剖析行业热点问题,分析研判未来发展趋势。2022年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绩斐然。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1.52亿千瓦

6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2》、《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报告全面总结了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剖析行业热点问题,分析研判未来发展趋势。

2022年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绩斐然。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1.52亿千瓦,占国内新增发电装机的76.2%,是新增电力装机的主力。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全部发电总装机占比上升到47.3%;年发电量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其中,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接近国内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2.95亿kw,增长率为9.6%。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最大贡献者,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51.7%。值得注意的还有,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76.2%,成为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

太阳能


装机规模保持了快速增长。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万kw,再创历史新高;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9261万kw,同比增长28.6%。分布式光伏持续快速发展。2022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5111.4万千瓦,其中户用分布式2524.6万千瓦,占新增规模49.4%,户用光伏已经成为分布式光伏开发的主要模式之一。

发电量大幅提升。全国太阳能发电量达4276亿kw·h,同比增长308%占全部电源总年发电量的49%,较2020年提升1个百分点。

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光伏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多晶硅产量为82.7万t,硅片产量为357GW,电池片产量为315GW,组件产量为2887GW。

投资规模持续较大增长。新增总投资约3410亿元,较2021年增长约58%。

单位千瓦造价略有下降。虽受产业链部分环节供需矛盾影响,但整体单位千瓦造价略有下降。地面光伏电站平均单位千瓦造价约4130元,同比下降05%;分布式光伏约3740元,与去年同期价格持平。

光伏制造业规模创新高。2022年中国光伏制造端总产值突破1.4万亿人民币,光伏产品出口超过512亿美元,多晶硅与光伏组件产量分别连续12年和16年位居全球首位。

风电


陆上新增装机平稳增长,海上新增规模短期下降。2022年风电新增并网装机3763万kw;其中,陆上风电新增3258万kw、海上风电新增505万kw。风电累计装机36544万kw,同比增长115%。

发电量持续提升。2022年全国风电发电量达7624亿kW·h,同比增长16.3%,占全部电源总年发电量的8.8%,较2021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三北地区陆上装机、沿海地区海上装机规模占比逐步提升。“三北”地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占比74%,同比增长35个百分点。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开发建设,海上风电新增井网装机容量占沿海地区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的42.3%。

陆上风电造价略有下降。2022年陆上集中式平原地区、一般山地、复杂山地风电项目单位千瓦造价分别约为4800元/kw、5500元/kw和6500元/kw。2022年以后,随着陆上大兆瓦机组推广应用主机价格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预计项目整体单位造价指标仍有一定下降空间。

海上风电造价降幅较大。2021年底海上风申集中并网后,项目单位千瓦造价显著下降。综合考虑不同省份海域建设条件差异,2022年海上风电项目单位于瓦造价约为11500元/w。

发展特点呈现:基地化成为陆上风电开发的主要模式;海上风电新增规模短期回落,深远海开发逐步推进;分散式、高海拔风电逐步推动;老旧风电场实现小批量技改。

储能


新型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2022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规模约7Gw,累计装机规模约13.1GW/27.1GWh。

锂离子电池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新增投运项目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达97%。累计装机占比达到94%,较2021年提升3.1个百分点。

新型储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储能型理电产量突破100GWh。

不同技术路线产业链成熟程度不一。锂离子电池储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通过试点示范项目逐步实现规模化应用,产业链快速发展,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产业链体系尚待成形。

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锂离子电池项目成本短期回升。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振荡走高至高位后,从11月下旬开始持续回落,储能型磷酸铁材料均价从1月的10万元/左右上涨到11月的17万元t左右,涨幅超过70%,11月下旬开始持续下跌,截至12月底材料均价为15万元/t左右。

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备受行业关注。陕西、山东、浙江、河北、四川成都等多个省市先后公布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多以独立储能或集中共享储能项目为主。

长时储能技术取得较大进展。长时储能领域多个技术路线取得较大进展和工程应用。

分时电价差拉大推动用户侧储能建设。多省(直辖市)增大了高峰和低谷电价上下浮动比例,尖峰电价在高峰基础上上浮20%~25%,用户侧储能打开更多盈利空间。

报告预测,“十四五”期间电力装机增量超过一半来自风电和光伏,“十五五”前期新能源装机将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预测光伏发电产业将进入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的高速发展阶段,2023年预计光伏新增并网1亿kw左右、预计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6000万kw左右。随着全国大部分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发展目标合计超过6000万kW,未来5年,新能源配储独立储能将是中国新型储能的主要应用场景。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言过 13601277774(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heating58@126.com。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储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者: 不详。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APP

中能热讯随身的行业商务资讯

中能热讯APP随身热讯

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