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入编案例:东营市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

3710 0 0 0 关键词: 清洁供热 可再生能源供热 地热   

2025
03/28
10:19
来源
国家能源局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能源局入编案例东营市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目 前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大力提倡清洁供暖,宜地热则地热。为推动东营市的地热产业发展,东营区与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牛庄镇作为试点,推进“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替代当前的燃煤供暖,同时推进地热能+产业的综合利用。该项目

能源局入编案例

东营市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目

前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大力提倡清洁供暖,宜地热则地热。为推动东营市的地热产业发展,东营区与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牛庄镇作为试点,推进“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替代当前的燃煤供暖,同时推进地热能+产业的综合利用。

该项目通过利用埋深 1800~2100m 东营组热储层地热水资源作为热源,在牛庄镇聚华小区域附近布置生产井 5 眼(备用 1 眼)及回灌井 5 眼(备用 1 眼)作为热源,替代现有燃煤锅炉(28MW)热源,项目总投资金额为 6100 万元。

项目共铺设管网长度约 9000m,新建换热站 1 座,新建换热站内建设兼容原燃煤锅炉的换热器,确保地热和锅炉双热源均可运行。同时对北区换热站以及原部分管网进行改造,部分加大管径,最终通过各小区现有二级网系统为区域内所有设施供暖。

东营区牛庄镇区域内,热储层主要为东营组。东营组热储层为三角洲相砂体,热储层较发育,厚度较大,物性较好,埋藏深度较合适。为此项目可开发利用的最佳热储层系。牛庄镇及周边东营组热储地热资源量、地热可采资源量均较大,资源丰度较高。地热井为经济地热井,牛庄镇聚华小区东营组地热资源丰富,经济性好,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二、供暖面积

东营市牛庄“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建设单位为山东铭峰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9 年 6 月开始施工,于 2019 年 10 月 30 日达到供暖条件,并于当年 11 月 7 日投入供暖运营。项目运行面积约 26 万㎡,其中公建部分 12 万㎡,居民部分 14 万㎡。同时为附近农业大棚提供供暖,包括已建成的 10 万㎡花卉大棚,以及兴建过程中 20 万㎡农业蔬菜大棚。

三、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1. 负荷情况

本项目共涉及四个换热站,需要供给的供暖建筑有住宅、公建、农业设施等三大类。其中:已建成大棚面积为 10 万㎡,单位热负荷按 80W/㎡,大棚总热负荷为 8000kW。居民及公建建筑总面积 26 万㎡,建筑单位热负荷为 60~65W/㎡,筑物总热负荷为15622.5kW。通过前期统计,入住率达到 80%,建筑总体热负荷为 12498kW。

2. 技术特点

(1)该系统主要先进技术在于开采井及回灌井的设计及合理布局,在综合考虑供暖区域分布和平面布置的基础上,结合掌握的地质资料,采用一抽一回、同层回灌的设计思路,共施工取水井和回灌井各 5 口,采水井与回灌井地下取水层之间的间距在 400m 左右,成井工艺基本相同。部署的原则是:一是回灌井距离采水井相对较近;二是热储层连通砂体厚度较大;三是在井位选择上避开附近的断层;四是回灌井与采水井位于同一断块内;五是综合考虑回灌对热储层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2)砂岩负压全回灌技术的应用,彻底解决了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地热尾水在砂岩热储(如馆陶组、东营组等)不需加压即可做到 100%回灌,确保以灌定采的实施,也不会形成加压回灌等方式对地层的破坏及不可持续性。实施过程中从钻井设计、成井工艺、化学助剂、设备及材料等方面均进行了创新设计。利用专利技术生产的井下筛管,结合专利生态过滤装置、旋流装置、加药缓释装置等设备,采用带压分离器在不泄压的状态下进行气体分离,使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密闭原水回灌。该项目目前通过五个供暖季的实际应用,做到了地热尾水同层同水质等量回灌,且回灌量无衰减。应用该技术后,地热开发活动对地下热储层和地表环境不产生任何影响,真正做到了“取热不耗水”。

(3)地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的应用,该项目地热水经过换热用于供暖,供暖后的尾水余热应用热泵和梯级换热技术继续为设施农业、养殖等供热,最后完成低温回灌。由此减少取水量,地热能得以保护性开发和高效开发,解决地热能粗放利用和资源浪费问题,从而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

(4)在开采的过程中,全程检测开采井及回灌井的水位、压力、流量及温度,通过上述参数的变化判断生产及回灌的运行情况,以确保 100%达标回灌及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3. 工艺流程

聚华锅炉房供暖区域共有地热井五口,编号分别为牛热 1 井、牛热 2 井、牛热 5 井、牛热 8 井,牛热 9 井,五口井下入潜水泵抽水地下热水,单井年开采量按 20×104m3/a 进行。地热水通过电潜泵提取出来后,通过高压气液分离器(部分情况需加除砂器),分离其中的气体以及固体悬浮物。经过分离后的地热水进入板式换热器与二级管网的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地热水直接进入回灌管线,最终不加压流入回灌井回注。换热后的二级管网循环水通过各小区现有二级网系统直供用户,负责居民楼供暖和办公楼、学校、卫生院等公建的供暖,地热尾水供给当地花卉及蔬菜养殖使用。

四、主要设备选型

机房主要设备包括补水系统、板式换热器、末端循环水泵、配电设备、自控设备等。地热井成井深度 2060m,开采井水温 82~85℃,流量 90~120m³/h,静水位 55m,动水位 63m。

五、生产运行情况

无。

六、建设运营模式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政府主导搭建平台,技术及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促进产业发展;本项目市政资产管理公司的支持是成功实施的关键。

(2)政府授权企业投资、建设、改造、运营(水、电、热等)和维护事宜,企业拥有投建设施的产权,并授权企业在有效期限和规定地域内,享有供热业务的特许经营权利。经营期间,居民的供暖时间、供暖效果和收费标准,按当地政府统一要求执行。农业设施用暖,用暖单位与供热企业协商签订供热协议。该区域经营权为 30 年。

(3)项目碳指标及政府补贴,归于投资建设企业。

七、项目经济性

地热能先用于居民冬季取暖,供暖尾水为 10 万㎡的花卉大棚提供热源,大大降低了花卉企业种植成本,促进了当地花卉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造了条件。项目计划为万亩现代农业项目清洁供暖。

八、环境及社会效益

该项目利用地热资源量 29.02×106kJ,单位面积耗电量 2.14kWh/㎡,地热能节约标准煤 1.25 万 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6 万 t。项目节能减排、经济高效,供暖无煤炭消耗,直接运营成本远低于燃煤供暖。

九、典型经验和做法

该项目已入选新能源利用“省级改革创新试点”,主要特点如下:

1. 清洁供暖、无烟小镇

利用地热能完全替代原有两台 14MW 燃煤锅炉,在山东省属于首例。牛庄镇地热供暖总体可实现年减排标准煤 125万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6万t。

2. 群井群连,双热源保障安全供暖

5口生产井与5口回灌井完全连通,自由切换,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地热机房与现有燃煤锅炉互联,极端情况可启用燃煤锅炉作为备份热源。

3. 地热尾水 100%同层负压回灌

通过创新性的回灌井设计、施工及设备材料的选择,实现在砂岩热储100%同层负压回灌,通过国家地热能专业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的回灌评价。

4. 全程运行的可视化

对地热生产井及回灌井的水位、压力、温度、流量,以及机房设备的运行状态,均通过仪表全程监控并远程反馈至中控室,时时把控地热生产的每一个细节。

5. 地热能+产业

该项目为附近 300000 ㎡设施农业提供热源,助力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同时经省地矿部门的检测,本项目地热水品质优良,五种成分(偏硼酸、偏硅酸、锶、锂、锰)达到“国家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中有医疗价值浓度,其中两种成分(偏硼酸、偏硅酸)达到可命名矿水浓度,地热水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目前牛庄镇计划利用该地热资源,打造温泉康养旅游的特色小镇,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十、问题和建议

无。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朱蕊 13269715861(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zr@58heating.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国家能源局,作者: 不详。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520254846

APP

中能热讯APP热在手心

中能热讯APP热情随身

请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