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入编案例
重庆 CBD 总部经济区集中供冷供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重庆CBD总部经济区集中供冷供热项目,由中新能源服务(重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
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采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内燃机)和可再生能源(江水源热泵)复合系统,多功能互补集成供能终端一体化,为弹子石CBD核心区总部经济区能源大厦、重庆出版传媒创意中心等15幢高层建筑,共计约80万㎡建筑群及附近辐射区域内用户提供空调冷源、热源,电力及卫生热水。2014年12月一期投产,用户为出版大厦、能投大厦、中讯大厦和武警医院,供能面积20万㎡。
项目属于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个采取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复合江水源热泵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区域供能项目,获得2015年度中国分布式能源优秀项目一等奖、2016年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等奖项。
二、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1.负荷情况
CBD总部经济区处于重庆南岸CBD的弹子石核心区,南临朝天门长江大桥,西临南滨路。由15栋建筑构成,其功能包括:办公、酒店、公寓、会展、商业、餐饮、金融等功能。
2.技术路线
本项目供能系统为江水源热泵系统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耦合而成的多能源复合系统,能源利用模式为全国首创。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发电设备发电,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吸收式制冷制热机组)向用户供热、供冷和提供生活热水,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是一种同时生产电力和热(冷)能的联合系统,是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一种形式,使能源利用效率从常规发电系统的40%左右提高到80%以上,大量节省了一次能源,并减少有害物质排放。
江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它利用少量的电能,通过热泵技术将江水中蕴藏的低品位能源升级为高品位能源,节约能源的消耗量。水体分别作为夏季空调的冷源和冬季热泵供暖的热源,即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中去,由于水源温度低(夏季长江水温度一般在20~25℃之间,而常规的水冷冷水机组冷却水供水温度为32℃),所以热泵系统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而冬季则是通过水源热泵机组,从水源(冬季江水温度约为10~13℃)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供暖,具有非常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
3.系统配置
一期(2014年已投产)
二、三期(未投产)
1.运行情况
自2014年12月正式供能以来至今,项目已安全平稳运行10年,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率80%,江水源热泵系统平均能效4.5。项目建成以来,得到了社会、政府和行业内广泛的关注,陆续有国家能源局、住建部以及重庆市政协等相关领导到弹子石CBD能源站调研,为重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的起草和出台提供了良好的案例支持。
三、经营模式
能源站及管网由中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服务范围内各楼栋空调系统用户自建,用户支付一次性接入费和每月流量费。
四、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较传统空调系统节约标准煤约6560t/年,节能率约65%,减排CO2,约21147t/年,相当于植树约110万株,减排SO2约149t/年,减排NOx约54t/年,减排粉尘约1024t/年,节水约43万t/年,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和社会效益。获重庆市可再生能源相关补贴450万元。
五、突出亮点
本项目供能系统为江水源热泵系统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耦合而成的多能源复合系统,能源利用模式为全国首创。本项目采用区域集中供冷供热,能有效提高主机运行能效,降低区域碳排放,节约初投资,减少各建筑空调机房面积,取消建筑群冷却塔等设备的配置,缓解区域热岛效应,提高建筑品质,节约管理成本,降低社会投资成本。项目设备设置在地下层,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噪声污染,人居环境友好。
六、问题和建议
1.服务区域内客户的楼宇开发进度严重滞后,对项目的经济性造成较大影响。
2.项目投资大,建议项目投资成本放入土地开发费用,与运营剥离,减小运营压力。
3.建议能源服务商只承担能源系统设备的投资建设,土建与管网由政府或开放商出资建设。
4.建议取消水资源管理费(取水系统为开式系统,只改变了物理性质,过滤除渣降温或升温后回流无污染且未截取水)。
5.可再生能源项目运营压力大,提高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补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