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供热网讯:黑龙江省再开全国先河,已把供暖达标温度20℃通过听证会颁发法定条例。
自从《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征求意见稿)》立法听证会召开后,今年冬天室内温度将由18℃提高到20℃。哈尔滨新区已经提前两年做到了,老城区供热企业今年冬天如何做到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老城区的供热企业。
详细摸底 找到影响提温问题
供热温度从18℃提高到20℃,对于哈尔滨市老城区供热企业来说,是一件大事。现有的供热设施是否有能力做到呢?必须要详细摸底掌握这些年在18℃供热标准下的实际供热设施运行情况。为此,哈尔滨市老城区的供热企业开始了摸底行动。
这些年来,尽管要求供热室内温度18℃以上,但我们冬季供热按20℃的供热执行,因为供热比较复杂,尤其热平衡最难,这是供热公司的难题。能做到居民室温上下正负两度的变化就已经很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居民家在18~19℃,有的居民家达到20~22℃,甚至更高。但在严寒期的两个月里,有的居民家甚至有时达不到18℃。我们供热用户16万户,上一个供热期有567户因严寒期里几天达不到18℃而给予退费。今年,我们摸底调查显示,上个供热期达到20℃的居民用户占70%。”黑龙江龙唐热力公司群力分公司运营部主任袭煜祥说。袭煜祥告诉记者,他们供热面积1936万平方米,其中老旧小区有50万平方米,占2%多。
黑龙江鼎盛热力公司杨经理告诉记者,他们供热面积不到50万平方米,其中共有12栋老旧建筑占1/4。通过摸底排查,他们上个供热期达到20℃的占80%。“老旧房屋保温差,只能多供热量,才能达到18℃。今年提高到20℃,供热量就要增加更多才行。”
占全市供热半壁江山的哈投供热集团供热面积1.4亿平方米,用户139万户,非节能建筑的老旧房屋几乎占一半。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多次摸底调查,力争掌握的详细准确,以保证今冬供热要求。
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市老城区供热企业通过多次摸底,掌握了企业供热设施状况,基本能保证新要求下的供热安全平稳。近年来,哈尔滨市连年改造小锅炉,已经实现集中供热,大型热源替代了小锅炉,热源效率提高,而全市也不断地更新老旧管网,提升供热效率。同时,近年来的新建筑都属于节能建筑,且节能建筑占比逐年提高。这些是能实现供热新要求的前提。
采访中,许多热企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摸底,对于影响供热提温的热源不足、老旧管网、非节能的老旧建筑问题,也都一一找到,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想方设法解决。

工人在焊接管网
完善供热设施 确保新标准供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保证今年新的供热要求,各供热公司都在想办法完善自己的供热设施,提高自己的供热能力。
老旧管网是影响供热效率的关键。无论有多少热量,都需要管网来输送。哈尔滨市尽管连续多年改造老旧管网,但仍有不少待改造。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香坊区的果园星城小区A区,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在把老旧管网从管道沟里吊出来,一批新管网堆在附近待更换,还有管网正在地沟里铺设。“这个小区主要是A7、A8两栋楼的二次管网已经老化需要更新。这里是A8栋,室内地沟里全是水,管网腐蚀严重,地沟无法使用,只能在室外重新挖沟,走直埋管网方式。你看,这老管网都烂了,再不换就没法供热了。”负责现场的哈尔滨香坊物业供热公司第三运营部生产部长田海波告诉记者。据了解,哈尔滨香坊物业供热公司今年老旧管网改造总长度20.346公里,其中一级网3.459公里,二级网16.887公里,计划总投资4089万元。本次改造工程涉及供热建筑面积约543万平方米、供热户数量6.39万户。

工人在更换炉排
对于热源不足问题,热企不等不靠,积极加码热源。负责群力供热热源的大唐哈尔滨热电厂,今年将上两台58MW的燃气锅炉作为调峰锅炉,可供热200万平方米,同时对原设施进行切缸改造,可增加供热能力100万平方米,冬季供热有了更好的保证。
在大力更新管网同时,各供热企业开展“冬病夏治”,尤其在今年要求更高的前提下,他们做得更仔细。在香坊物业供热公司的松江热源中心锅炉房,记者看到检修师傅正在对锅炉炉排设备进行焊接。检修的王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维修锅炉,更换5号锅炉炉排2700片,更换4号锅炉炉排500片,以保证今年锅炉的热源生产效率。
据了解,目前,许多热企都在组织人力对热网进行安全、运行效率等评估,以满足今冬供热新要求。
来源:黑龙江日报 记者 李宝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