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热网报道: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低温雨雪天气,南方局地遭受冻害。“南北供暖”之争再度被“热炒”,而近年来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致使南方部分城市对于集中供暖的呼声愈发强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暖是人的权利。大家讨论的核心问题不该是南方是否该供暖,而是有哪些办法供暖,是否要集中供热。供暖并不等于集中供热,南方并不适合集中供热。”
南北采暖方式差别大
上世纪50年代,由于能源奇缺,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以北京为例,北京从1958年开始集中供热,按每平方米24元收费。石景山、高井和太阳宫等6个热电厂,方庄、双榆树和左家庄等3个调峰锅炉房,以及分布在全市各处的两千多个热力站源源不断地为北京提供热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些年北京又出现了区域锅炉房和壁挂燃气炉。
据江亿介绍,在南方的大中城市里,大多数住宅装有分散采暖设施——冬夏两用的空调热泵,个别住宅有燃气壁挂炉或电热采暖装置。而多数家庭采取“有人开,无人关”的运行方式。因此,平均每台空调热泵每天开启的时间不超过9个小时。这样就能使室温保持在13℃至18℃之间。
2009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大学曾经联合对城镇居民生活方式与节能状况进行调查。在对上海785户居民进行调查后发现,超过90%的居民使用冬夏两用的空调热泵,使用燃气壁挂炉的用户仅为1%。
“这样计算下来,在南方,每户每个冬季采暖的实际用电量为每平方米6度至8度电,即每平方米平均收费5元。”江亿说,“这要比北方集中供热每平方米24元便宜很多。”
南方不适合集中供热
江亿认为,一个地方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方式供暖,取决于当地能源种类、气候特点、供热期长短等因素。
“我国北方的主要能源是煤炭。北方地区能够集中供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北方'烧煤’;而使用天燃气的地区,适合分散供热。”江亿说。
在气候特点方面,冬季不论室外温度高低,烧煤产生的热量是一定的,因此在北方室内外温差大的地方适合烧煤;在南方,冬季室内外温差要比北方小得多,使用空调热泵就能达到室内增温效果。
“室内外温差越小,空调热泵就越省电。因此,空调热泵这种分散的采暖方式最适合在上海、南京、武汉、重庆、苏州等地使用。”江亿说。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供热期的长短。在北方,哈尔滨市供热期为7个月,北京则为4个半月。全年供热设备的使用率在一半以上。
“高投入的设备,必须要让它长时间使用。”江亿说,“但是在南方,供热期仅为两个月。如果集中供热,设备、工人在剩下的10个月中都要'空转’。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在南方集中供热并不可行。”
如果南方地区采用集中供热,现在长江流域有供热需求的住宅达70亿平方米,每平方米集中供热消耗9公斤标煤。
这样算下来,南方集中供热增加采暖能耗至少4500万吨标煤,居民每户增加采暖支出2000元。同时,烧煤还将带来大气环境污染。
寻找低能耗采暖方式
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居民住宅全部为分散采暖,居民室内有燃气炉、燃油炉、直接电热。在法国、挪威等国家,居民也全部为分散采暖,在屋内直接使用电热采暖。在德国、丹麦、芬兰、瑞典等国家,则采取集中供热的方式,热源主要为垃圾燃烧、生物质燃烧和燃煤燃气热电联产。
“南方需要供暖,但是不合适集中供热。南方需要舒适、高效、节能、环保的采暖方式。”江亿说。
南方现在的主要取暖方式为空调热泵,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空调热泵的气流组织不够合理,导致室内上热下凉;二是当温度较低时,空调热泵室外机容易结霜,影响制热效果;三是空调热泵噪音大,吹出的风干燥。
为此,“十二五”期间,科技部推出重点科技支撑计划,联合有关高校,共同研究长江流域住宅室内热环境。
企业界也在积极开发新的产品,例如,改变冬季室内机气流组织的新型末端,开发温湿度独立的分户空气源热泵等。
“不走集中供热的老路,另外寻找一条路,解决南方老百姓采暖问题,使室内温暖的同时,降低能耗、保护城市空气质量。这才是南方采暖应该做的。”江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