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宁夏电力交出一份优异的改革答卷
塞上江南宁夏,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电力基地和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也是国家能源集团的战略发展要地。2019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中央企业煤电资源区域整合工作,将甘肃、陕西、新疆、青海、宁夏纳入第一批中央企业煤电资源区域整合试点。按照部署,国家能源集团牵头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区域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0年6月,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电力”)组建成立,承继国家能源集团原在宁资产,整合接收统一管理宁夏区域内所有中央企业煤电资源,同步推进国家能源集团省级电力体制改革,成为改革的“双试点”单位。
因改革而生,以改革为机。四年来,宁夏电力总装机规模从1954万千瓦增加到2241.84万千瓦,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年发电量突破千亿千瓦时,新能源占比从0.5%跃升为13.28%,经营业绩从连续亏损到韧性增长,2023年宁夏电力历史性地实现扭亏为盈,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改革答卷。
系统布局发展路径
为了高质量推动资产整合和区域管理体制改革,宁夏电力围绕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整体要求,贯彻落实国家能源集团国企改革专项活动有关部署,科学编制了《央企煤电资源区域整合工作方案》和《宁夏区域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研究确定了准备期、过渡期、提升期“三个阶段、二级控制、114项任务”等,注重推动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进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得其法则事半功倍。成立之初,宁夏电力就主动对接宁夏发展规划,深入思考电力体制改革后公司“在哪儿”“去哪儿”“怎么去”的问题,研究国家能源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在宁夏公司的实施路径。
通过对宁夏区位优势、集团发展战略、自身产业特点等因素的通盘考虑,宁夏电力为发展谋划出清晰的路线图,积极构建电煤供应、发售电热、物资联储联备、检修运维、新能源与煤电发展、人才共享、党建与生产经营“七个一体化”协同的运营管理新模式,在安全生产上强力管控、治本攻坚,在经营提效上合力创效、成本先行,在绿色发展上尽锐出战、全力攻关,在队伍建设上畅通流动、人尽其才,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发挥出整合效应和协同优势。
整合期间,宁夏电力推动多方协同联动,确保整合快速推进。第一,注重“上下协同”,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单位高效协作,对接收单位开展全面实地调研,撰写专项业务调研报告20份,摸清家底、有的放矢、分类施策。第二,注重“内外协同”,与四大集团驻宁二级单位开展多轮洽谈,厘清债权债务、重大诉讼案件和产权归属等关键问题;积极与地方政府、电网公司等沟通交流,取得认同和支持。第三,注重“左右协同”,同宁夏煤业、乌海能源、焦化公司等兄弟单位主动对接,发挥互补保供优势,推进电煤供应一体化,促进煤炭和电力板块协同创效、互利共赢。
宁夏电力大坝电厂党委书记、董事长田敬元表示:“2024年上半年,我们借助宁夏电力区域一体化优势,通过灵活深度调峰、两个细则补偿等政策机制创效3280万元,在同类工程、服务、物资项目集中一体化采购中创效7633万元,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人才共享共建实现人力资源创效3200万元。”
打牢安全稳定基础
“整合后的宁夏电力,接管了来自四大发电集团和国家能源集团在宁三家电力企业的36台火电机组,其中有24台为运行10年以上机组,20台为老旧机组。”回忆起整合初期的困难,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飞表示,由于长期经营困难、投入不足,宁夏电力所属电厂普遍存在安全环保基础薄弱、设备常年失修等问题,各单位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管理机制、部门设置也存在较大差异,员工队伍思想多元缺失共识。
同时,公司电力装机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资产高碳化惯性大、依赖性强,新能源占比不到1%,煤电产业又受各种因素影响亏损面巨大,安全、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均面临沉重的压力和挑战。
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面对整合初期的重重困难和高质量发展重任,宁夏电力树立了“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创一流”的目标。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宁夏电力全面系统搭建了“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的“三全”安全管理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的通知》。
宁夏电力始终秉持设备可靠性就是最大的经济性原则,在成立之初经营严重困难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解决设备健康问题。
统筹开展机组等级检修,“一企一策”精准控降非停,组建专项团队分析解决转子接地故障、发电机漏氢、风机振动大等顽瘴痼疾,高标准开展煤场封闭,组织8家单位有序推进液氨改尿素项目,安全环保水平、设备可靠性得到质的提升。
“改革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改和检修,机组利用小时数大幅提升。机组运行平稳,效益增长,让员工看到了希望,大家的精气神特别高涨。”宁夏电力中卫热电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祁庆宁表示。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中,宁夏电力所属8台火电机组获1000兆瓦、600兆瓦、300兆瓦级“优胜机组”和供电煤耗、厂用电率指标最优机组等10项荣誉称号。
增强科技创新赋能
上台阶、争一流,科技创新是关键。重组后的宁夏电力,贯彻落实国资委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设置科技管理部门,立足煤电、化工、供热及新能源四大板块,确定清洁高效灵活燃煤发电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等八大研究方向,和华为、中国电信(601728)、华北电力大学等开展战略合作,大功率磁悬浮飞轮储能及火储联合调频关键技术、装备与工程应用,宁夏区域电力交易组合与机组集群灵活性协调优化技术及系统研究,区域大型光伏电站智能控制一体化系统研究和示范应用等先后被鉴定为国际领先。
宁夏电力在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及先进储能、长距离智能供热、智慧化工、综合能源供应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方面做好重大科技项目布局。
首先,是重点攻关新型储能、虚拟电厂、“东数西算”等前沿技术,构建能源大数据中心和能源电力一张网、一朵云、一平台,实现电力交易、碳交易和能源数据的有机结合,抓住数字化、智能化这一核心,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其次,是重点完成“大型煤电化基地固废规模化利用”项目验收,“多热源大温差长距离智慧供热技术”项目招标,“发电侧多资源灵活性运行技术”提升方案,开展中卫算力中心可行性分析。
再次,是加快建设智慧企业,充分利用AI、云计算、空间信息、5G、物联感知等技术进行智慧电站(场站)建设;加快新能源区域集控系统的高阶应用融合及腾格里沙戈荒智能管控平台研究,早日实现智慧运维、智慧管控的新能源场站“黑灯工厂”运行模式;持续开展北斗规模化推广应用等。
据了解,截至2024年6月,宁夏电力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集团级科技项目10项,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项,重大科技项目创效3.26亿元;全球总功率和单体储电量最大的飞轮储能项目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区域电力交易组合与集群灵活性项目获得中国电力创新一等奖;依托于全国智慧光伏示范样板研发的区域大型光伏电站智能控制一体化系统研究和示范应用,3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造的GW级智慧光伏基地创“七个全国第一”,荣获中电建协智慧工程典型五星案例……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依靠丰富的风、光资源,宁夏加速推进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走出了一条风光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12年7月,宁夏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十多年来,宁夏持续在新能源领域发力,新能源装机到2023年底突破3600万千瓦,成为单位国土面积新能源装机开发强度最大的省区。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最大省级电力公司,宁夏电力持续壮大火电、综合能源、新能源“三大旗舰产业”,聚焦“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科技领先区域发电企业”目标,助力宁夏打造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宁电入湘”特高压线路工程,是我国首个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途经宁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湖南等地,线路全长1634公里。该工程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运,投运后年输送电量将达360亿千瓦时至400亿千瓦时。
2024年4月26日,宁夏电力中卫电厂4×660兆瓦机组扩建工程顺利完成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浇筑,标志着全国最大“沙戈荒”风光基地项目“首批、首座、首台”调峰电源点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按计划,2026年4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118.8亿度,可作为配套调峰电源为“宁湘直流”外送通道提供稳定的电力和电压支撑,对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顺利实现、拓展东中西部跨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上,国能宁夏电力宁东电厂创新利用煤矿开采时形成的闲置矿井水域,因地制宜在戈壁滩里建成漂浮式光伏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87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万吨。
宁夏电力以发电供热为主体,打造多产品、多业态、多商业模式、多区域协同的“发电+”综合能源供应模式。如,宁夏电力鸳鸯湖公司依托四台火电机组打造“十供五回”综合能源体系,可向宁夏宁东新材料化工园区60多家化工企业供应蒸汽、除盐水、压缩空气、绿电等生产要素,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引凤筑巢”的积极效果。
据了解,2024年,宁夏电力加速建设大坝向银川智能化集中供热项目,预计2025年投运。这是国内首次开展“网源站荷储”一体化建设的供热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我国北方城镇供热开辟出一条新的低碳发展之路,也将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火电厂运行开创出全新模式。
牵头取得宁夏腾格里沙戈荒13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开发权,建成宁东150万千瓦智慧光伏示范项目和国能灵绍直流配套光伏项目一期100万千瓦成功并网……四年来,宁夏电力逐“绿”而行、向“新”而生,装机规模持续提升,低碳转型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