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综合能源服务似乎不热了?
大多数能源服务企业开始关心能源数字化、大数据AI、碳资产管理、数智平台等。
还有的企业,在“双碳”目标下,把重心重新放在了新能源项目,比如“风光储充+节能设备”,看似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热度不及从前。
其实则不然,恰是在“双碳”目标和新电改双轮驱动下,综合能源服务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和业务逻辑——即围绕用户侧(负荷侧)需求的全新服务模式。
综合能源是负荷侧的全新市场
过去负荷侧的电力用户,大多关心安全生产,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市场上真正的服务形态只有“运维外包”。但是在双碳+电力市场化的推动下,客户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更多的需求:
绿色的需求
上市公司要披露ESG信息、出口导向企业要面对欧盟的碳关税计划、500强配套企业需要做供应链碳中和等;
经济的需求
市场化购电价格上涨,一些电力用户可能需要承担偏差考核成本,一些省市开始执行工商业用户全口径分时电价,高耗能企业面临购电价格快速上涨风险等;
安全的需求
高比例的分布式光伏会带来关口功率因数的过补偿和谐波问题,大功率直流充电桩作为冲击性负荷影响用户电力系统稳定......
以上需求都不是单一设备、单一软件或者服务能够解决的,这时候就需要综合的能源服务去满足了。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这其中涉及能源规划设计,安装建设,运维服务、购售电服务、能效管理服务等能源运营服务和投资。
综合能源服务中,“综合”表示其业务的多样性、广泛性,“能源”说明其业务范围,“服务”是其业务的本质、核心与重点。投资与售电是综合能源服务的两个重要方面,用能企业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全方位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1、购售电与清洁能源服务
电力市场化交易为用户带来了收益,是综合能源服务的切入点,随着电力市场的全面放开,预计千万级的工商业用户逐步进入市场;现货交易的高效、节约与实时平衡是电力交易的必经之路,其复杂性加强了用户和售电公司的联系。随着“双碳”目标的日益紧迫,用电侧希望自己买的是清洁能源,发电侧也希望清洁电力体现出低碳价值,售电公司架起了双方的桥梁。
2、分布式能源及多能互补
这里的分布式能源指的是建设在用电负荷附近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余热发电分布式能源和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这些是电力用户最常用的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的因地制宜利用及多能互补,用能企业可以提高能效和改变用能结构,从而把握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3、需求侧响应服务
能源服务企业根据价格信号或激励措施,调动用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其用电行为,减少(增加)用电,从而促进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电网稳定运行。拥有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充换电站)、电采暖、工业可控负荷等资源的用户可通过参与调峰获取收益。
4、节能提效和运维服务
节约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费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初衷之一。节能提效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二是工艺、三是设备。其中,管理带来的节能降耗,往往以数据为依托,在进行比较分析制定节能降耗措施的同时,还可以给工艺设备节能降耗提出运行优化建议。
5、碳资产管理与交易
碳市场的运行和碳配额分配既为相关控排企业带来了履约压力,也为这类企业带来了可观碳资产价值。碳资产管理不只是帮助企业进行碳配额交易,而且能充分盘活企业碳资产,创造直接经济价值。
综合能源服务具有能源形式多、用户类型多、专业领域多、业务链条长的特点,任何一家服务商都无法完全凭借自身力量实现对业务的全面支撑和对用户的全面服务。这就需要各类市场主体实现线下资源整合和业务落地开展,加快重塑综合能源服务价值链和产业链,打造共建共赢共享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