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就当下及未来的能源电力工作进行了说明。其中,我国电力市场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深入发展,电力需求侧响应工作将成为未来各省电力保供的重点。
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电力市场建设深入推进。2021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3.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45.5%。向社会资本放开增量配电业务,实施5批459个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在电力交易机构注册的售电公司约5000家,形成多买多卖的市场竞争格局。

国家能源局局长 章建华
除此之外,章建华表示,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推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建设,深入推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减少的同时,要保持能源安全供应能力不下降。可再生能源成本快速下降的同时,其绿色价值还要得到充分体现,有效发挥不同品种能源的保障作用,促使其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耗能产业向清洁能源丰富的地域聚集,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何洋表示,今年7月份以来,在浙江或者中国局部地区出现了一些负荷侧响应情况,主要是当地为应对高峰负荷作出的负荷侧响应,引导用户通过市场化方式主动降低负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能源局今年以来提前着手,制定了多项强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的各项保障工作。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 何洋
国家能源局积极支持和指导各地做好电力需求侧响应。有些地方作了电力需求侧响应,是全球通用的一个电力负荷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电力需求侧响应,利用市场化方式引导电力用户主动错峰、避峰,同时还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个方式可以有效达到减少尖峰负荷的目的,这样也会促进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优。
近年来,电力负荷呈高速快速增长的趋势,电力负荷增长增速远高于电量增长,每天的电力峰谷差日益加大,也就是说,每天电力最高峰和最低谷的差额现在越来越大。在这种夏季高峰用电的时候,采取适当的错避峰措施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会坚决守住不拉闸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
此外,新型储能新型储能的技术水平和装机规模稳步提升;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不断拓展,包括光伏+储能、互联网+储能、分布式智能电网+储能等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在不断地涌现,也为电力市场化建设以及需求侧的调峰辅助等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