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1、投资建设运营模式
供热行业属于关乎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以市场化原则实施特许经营有利于保障公众利益,提高运行效率。相关企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取得经营权,在供热许可经营期内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运营,并依据政府定价向终端用户提供供热服务。供热行业的投资建设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投资建设-运营-移交(BOT)
政府部门就某个供热项目与供热企业签订特许权协议,由供热企业投资建设供热系统主要部分的基础设施,并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享有供热系统的经营权。特许权期限届满时,供热企业无偿或有偿将该供热系统的经营权及所有权移交给政府,或在同等条件下享有继续经营的优先权。
2)供热投资运营
房地产开发商等产权方就某个供热项目与供热企业签订合同,由供热企业投资建设供热系统主要部分的基础设施,并在一定期限内享有供热系统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合同期满后供热企业将供热系统的经营权及所有权移交产权方或在同等条件下享有继续经营的优先权。
3)供热项目收购
供热公司与既有项目公司议定收购价格,支付收购费用,获得收购项目的经营权。
4)供热委托运营
根据政府或业主意向,供热公司接受委托,接管原供热设施,获得项目的经营权。
2、供热服务定价及收费模式
供热服务关乎国计民生,因此其服务价格受政府管制。目前供热行业的收费模式可分为传统的按面积收费和分户热计量收费模式,具体如下:
1)按供热面积计费
该模式是按照对用户的供热面积乘以固定单价,每供暖季收取固定费用。这种模式下,采暖用户的供热费不是按实际消耗热量收取,而是按照房屋的建筑面积收取。采暖热负荷与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冷风渗透和侵入、室内设定温度与室外的温度差,以及住房的朝向、风力、高度等密切相关。供热建筑面积相同的住房,采用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同,所需的采暖热负荷也有较大的不同。所以按供热建筑面积计取热费,不利于建筑节能的发展和居民节能意识的提高,容易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2)分户热计量收费
该模式是按照采暖用户的实际热消耗量乘以固定单价而确定其供热费用。分户热计量有利于各用户按照自己的需要控制和调节热量,提高舒适性的同时,利用分户计量的自控调节可以节约一部分热量,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切断用热。采用分户热计量后供热单位对各用户的用热收费将更加公平,并可实现供热企业以户为单位来进行供热调控。虽然分户热计量有诸多优点,但在技术、政策方面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完全实现还需要一定时间,我国的热计量收费模式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供热行业是基础性的公用事业。国内一些重要供热企业积极推进经营机制改革,已陆续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以市场化的模式运营。
当前,在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行业的意见》的指导下,城市供热持续引入社会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城市供热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出现了许多社会资本投资的供热企业,形成了投资结构多元化的格局。
同时,供热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着供热单位数量多、热源分散运营的问题,鉴于大型供热企业在资本端和技术端具有较为强劲的竞争优势,因此供热企业的区域整合已成为供热行业发展的方向。
三、行业面临的风险
1、城市供热的价格管制限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集中供热居民用户享受供热服务的费用是按照供热面积而非实际供热使用量来收取的。居民日常生活或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时间段或者部分区域无需使用供热服务的或者仅需保持低水平供热服务。而在按照供热面积收费的制度下,无法有效唤醒终端用户在该类情形下降低供热消耗的节约意识,可能导致能源不必要的浪费。
2、对集中供热企业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
随着环保意识提升,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日益加强。由于供热行业的特殊性,城市供热仍然严重依靠燃煤,而燃煤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污染物排放,因此集中供热企业在使用锅炉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级环保部门的严格监督,并要求配备高效除尘器、脱硝及脱硫设备。随着国家对于环保的要求逐步提高,使得集中供热企业环保投入不断增加,进而会提升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
四、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我国城市供热行业技术发展主要围绕智能化及节能方向开展,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升系统的智能控制水平,探索新型能源供热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目前行业主要应用技术如下: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五、行业面临的机遇
1、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带来增长的城镇居民人口和工商业建筑的建设,为城市供暖服务创造了新的需求。此外,由于城镇居民和工商业设施正日益聚集,城市集中供热凭借其更高的供热效率和更好的经济性将更加受到青睐。
2、新出台的供热行业鼓励政策
近年来,为促进和优化市政供热市场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以支持集中式市政供热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国家发改委于 2019 年 11 月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特别明确鼓励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国家发改委于 2017 年发布的涵盖了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国北方冬季清洁采暖计划(2017-2021)》,鼓励推广使用清洁煤技术的集中供热,并不断提高供热网络的运行效率。此外,该政策还提到要拓宽清洁能源供热市场的融资渠道,此类资金来源可能来自银行的信贷支持、PPP 项目、投资基金、IPO 发行、金融工具(例如公司债券)等。
3、人民对于高质量供热服务需求的提升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驱动整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促使了人民对于改善性需求、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热作为东北等部分地区人民冬季生活的刚性需求,在解决生存需求的基础上,人民对于高品质、智能化以及舒适化的供热服务需求不断提升,驱动了整个供热行业的发展。
4、城市供热体制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
为了提高供热效率和减少供热行业造成的空气污染,中国政府鼓励推动集中供热为主,多种方式互为补充,鼓励开发和利用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同时开展对于小功率锅炉的替换并鼓励城市集中供暖服务的发展。根据 2014 年发布的《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我国鼓励淘汰城市供暖管道已覆盖地区的小锅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供热的热能利用效率,从供给侧驱动了行业的增长,实现了供热社会化、专业化。
5、供热技术的不断创新
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供热技术不断提升,迎合传统行业互联网+的趋势,供热行业同样在包括载热体升级、供热能源多样化以及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升级,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集中供暖过程中的智能控制,对供热系统的水、电、热数据实时监测,进行大数据分析,从热源、管网、到末端优化整体系统的解决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提高采暖热效率、节能减排等。而东北地区作为中国供热的主要市场之一,一直致力于基于市场需求的供热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城市供热市场发展持续提供了动力。
六、行业壁垒
1、管网规划壁垒
集中供热通常需要在城市地下建设供热管网,由于城市地下、地面空间有限,当地政府将针对地下管网建设做全盘规划,通常禁止新企业进入已经由现有供热企业覆盖的地区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市政当局通常仅授权一家供热企业在规划供热服务面积内运营,在已规划供热服务面积内一般不存在多家供热服务供应商竞争的情形。
2、资质壁垒
城市供热是中国北方地区居民生活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服务。政府就城市供热企业的资质设立了严格的规定。有关资质由相应的省级或市级政府认可。例如,根据《吉林省城市供热条例》,所有在吉林从事供热服务的企业在开展供热业务以前,必须有与其规模相匹配的资金和具有多种技术的员工,如具有暖通工程师等执业资格,以获得吉林省城市供热部门颁发的城镇供热经营企业供热许可证。
3、技术壁垒
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热分配、水压和温度等方面设定了特定的技术标准,以保障供热管网设计、建造和运营阶段的安全性。此外,为了提高供热管网的环保和效率标准,现已使用自动检测和供热管网管理等先进的技术,这进一步提高了对供热公司的技术要求。行业新进入者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来满足这些技术需求从而能够和现有的市场参与者竞争。
4、资本壁垒
发展城市供热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管道系统。一个 100 万平方米的典型的城市供热项目建设的初期资本投资大约为 1 亿元-2 亿元人民币,公司需要通过长期的运营来获得回报,对公司的资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本文转自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城市供热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