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惠及千家万户,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淄博市供热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热电联产供热为主、工业余热为辅、清洁能源为补充的供热体系,供热能源结构实现了燃煤锅炉全部退出,热电联产全面覆盖的根本转变。全市城镇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1亿平方米,集中供热主管网建有2000多公里,覆盖城区及远郊并延伸至沣水、昆仑、凤凰等多个区县重点乡镇,惠及城镇居民100多万户,占全市总人口的70%左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以上,居全省前列。
淄博市始终重视供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供热管网布局。近年来,先后建设实施了主城区华电马南路、昌国路等东西向供热主管网和西五路、西七路、西十路、西十三路等南北向供热管网,以及张店区至周村区、至文昌湖区等供热主管网,博山区纵向供热主干管网,高青县县城居民供热工程、新材料产业园余热工程和联丽热电至城区供热主管网等,供热管网布局进一步完善,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供热负荷较大、热源保障不足区县的供热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满足了未来长时期供热发展需求。
针对组群式城市特色和实际,在全省率先编制《淄博市全域融合供热专项规划》,统筹全域热源平衡利用,充分发挥华电淄博热电、张店淄博热电、华能辛店、华能白杨河等大型机组供热优势,将电厂高温水热源引入新区、经开区、文昌湖区、周村区等,增强热源供应保障能力2000万平方米,热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部关停拆除城镇供热100吨/小时以下锅炉,只保留100吨/小时以上锅炉6台用于应急调峰,可保障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
推动信息技术与供热行业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结合自身节能运行实践,研发构建独具特色的智慧热网,供热智慧管控覆盖面积达到80%以上,居全省领先水平。智慧热网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数据远传系统、用户室温采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集中水处理系统、能耗管理系统等对供热各环节进行监控调节,借助智慧管控平台对热源配给、管网状态、用热负荷、室温数据、用户信息等数据实时监测和统一调控,确保用户室温始终稳定在合理区间,成功将供热单耗由0.45吉焦/平方米降低到目前的0.35吉焦/平方米,供热调节更加智能。
淄博市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一方面,利用电厂低温循环水直接供暖,供热面积2000万平方米,极大提高了热电联产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加强余热供暖项目建设,先后实施山东开泰、汇丰石化、山铝余热、金晶玻璃、齐鲁石化等余热供暖项目,共建成工业余热回收热泵17台,合计520兆瓦,供热面积1500万平米,余热供热占比达到10%,每年提取工业余热达240万吉焦,可节约标煤10万吨,减少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2400吨、氧化物排放量1100吨,节省热量费用约1.35亿元,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2000年以前,为方便施工并节省建设成本,热电厂大多敷设单向蒸汽管线为居民供热,但蒸汽管线热损失大,运行安全风险隐患大。2009年以来,淄博市结合高温水供热管网建设,同步有序开展“蒸汽退城”工作,将蒸汽供热改为热水供热,既降低管网输送损耗,提高管网输配效能20%以上,又为智慧管控、能源梯级利用、多热源联合等提供基础条件。目前,全市700公里蒸汽管线全部退出城区,“蒸汽退城”工作全面完成,极大提高供热运行效能和安全性能。
淄博供热行业持续加大服务硬件和软件投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形成了一系列优质服务品牌,让供热服务更加便捷。以市热力集团打造的“家家暖”为例,创新便民服务措施,开发上线“热力企业”微信公众号,加强政策法规等内容宣传,开设在线支付、供热报修报停等业务,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指尖上”的服务。升级优化服务平台,每个区县均配套建设热线中心和调度中心,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半小时回音制、半小时到位制等服务承诺,实现用户业务从接单、派单、服务到回访的信息一体化管理。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推出“供热片区管家”服务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片区管家工单流转及信息资源共享,提供精细化管理和服务。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夏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