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以来,在电力保供的挑战下,国家有关部门调整煤电政策导向,适度调增“十四五”煤电规划目标。2023年,尽管我国煤电出现了新的转机、实现了整体“扭亏”,但“煤电主业主亏”“政府热、企业冷”等现象并…
好了伤疤忘了疼?来源:能源新媒 文/武魏楠近日,全国各省陆续开始了1月的电力交易活动。但湖南省电力交易中心的2024年1号公告发布后却引起了较大争议。限价之争根据湖南电力交易中心关于组织2024年1月电力市场交…
历经数年反反复复的讨论和博弈之后,一项关系能源安全的电改政策,终于变成了一纸红头文件,给多年来身处“寒冬”中的煤电增添了一丝暖意。这个文件是指2024年1月1日正式执行的《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
受益于多地出台可再生能源制氢中长期规划,1月15日氢能概念股表现活跃。截至收盘,华电重工、镇洋发展、赫美集团涨停,昇辉科技、华光环能等跟涨。业内人士表示,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简称…
近日,12345热线接到石油基地多位群众打电话反映,家里暖气不热,多次找供热公司及相关部门都无法解决问题,究竟怎么回事呢?记者联系多家相关部门前往实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1月12日上午,哈密市、伊州区“…
煤电更好发挥基础性支撑调节作用一、政策与大事1.强化煤电保供稳价作用2023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谈及煤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多次强调煤电对于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性。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
“我家暖气不热,有人管吗?”日前,区供热部门收到居民王大爷的信息,语气里带着不满。“您别急,马上派人入户!”供热部门立即责成所属供热公司工作人员赶往处理。春节假期临近,全区大街小巷车水马龙,到处洋…
北京城市副中心,地热取代燃煤,供暖(制冷)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云南大理,温泉疗养项目引来八方游客;西藏拉萨,羊易地热电站累计发电突破5亿千瓦时,每年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42万吨……随着碳中和愿景在全球达…
厂区不见烟囱冒烟,现场不见煤灰弥漫,空气中闻不到燃煤的气味,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整个厂区干净整洁,这里是位于京郊的国电电力三河公司。在三河公司集控室,大屏幕上显示着4号机组的实时监测数据,这台315兆瓦…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传统能源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传统火电企业将走向何方?近日,国家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标…
2023年9月15日,以“清洁地热、绿色地球”为主题的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为推动全球地热产业发展贡献了重要研究力量。图为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上展示的绿色地热生产运行模型。胡庆明摄(人民图片)图…
供暖背后的差异刚刚过去的寒潮,让不少南方地区的朋友对供暖也有了憧憬。不过在业内一些人士看来,下一步南方地区即便采取供暖,也应该采取更经济的分散供暖,而非像北方现有的集中供暖。因为集中供暖的能源消耗…
背景介绍多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广清洁能源在农村地区的使用,特别是天然气进村工程,旨在为农民提供更便捷、清洁的取暖方式,以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问题。然而,随着北方冬季寒潮的来袭,煤改气再次引起了…
发挥“工业余热”,“温暖”千家万户来自发电厂、钢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的工业余热汇入城市热力管网,助力青岛构筑绿色供热新体系构筑“一网多源”绿色供热体系静脉产业园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利用焚烧垃圾…
“现在这个温度,我们非常满意。”1月3日下午,家住兰州市城关区北城壕6号的居民陆娟高兴地说,今冬以来自己家中的温度一直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非常舒适。“家里的暖气片整天都是热的,半夜卫生间的暖气片都烫手…
弹琴、画画、跳操、阅读……不久前的寒潮天,在海盐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不是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围巾手套“全副武装”,捧着热水袋取暖,而是自如地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有了集中供暖。2021年1…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能源领域被视为低碳转型的关键,各个行业都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赵勇强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发展…
12月28日,随着首架航班平稳飞抵,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的鲁西南地区最大民用机场:济宁大安机场正式启用。济宁大安机场是4C级民用支线机场,场区占地面积2909亩,跑道长2800米、宽45米,航站楼面积29700平方米,…
隆冬时节,一股强劲寒潮过后,黑龙江省海伦市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2摄氏度。但当记者走进位于海伦市海北镇新村小区的五保户金大爷家中,却感受到了“温暖如春”——窗台上整齐摆放着的长寿花、蟹爪兰、四季梅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