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预计,12月21日,冷空气将继续影响中国多地,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降温同时还将伴有大风天气。面对低温严寒带来的影响,各地多措并举保障民生。交通运输部:降雪低温雨雪冰冻…
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能源供给、热源改造、住房保温等多个环节。要实现农村清洁取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市场为主导,以各取所需、温暖过冬、经济可承受为目标。但现状是,以政府支持…
集中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为媒介,由热源集中向一个城镇或区域输送热能的方式。集中供热系统由热源、热网、热用户三部分组成。集中供热具有稳定可靠、节能高效、节约空间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化能源利用的标志之一…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2022至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获奖名单近日公布,“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斩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国内首个陆上风电工程。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
随着城市化发展,山东各市集中供暖面积不断增加。以济南市为例,今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米;根据泰安市测算,到2030年供热缺口预计达2000万平方米。伴随供暖面积的增加,各地在内部挖潜的同时,也在…
近期,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多地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地区已全面进入供暖季。与此同时,供暖季也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期。如何既让百姓“温暖过冬”,又能让“蓝天常在”?国家能源局此前组织召开的2023-2024年…
11月24日,走在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北沟村的村道上,迎面刮来阵阵刺骨寒风,冻得人直哆嗦。冬日,群山环抱的小村一片静谧,只有晴空下树上几片摇摇欲坠的银杏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这是小雪节气后的第二天,北京…
正值供暖季,家家户户的暖气热了,阵阵暖意背后,离不开能源的保障。当前,城市副中心正着力使用绿色能源技术推动能源转型,用地源热泵代替传统锅炉,以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目前已有副中心三大建筑、北投大…
天来了,北方的供暖季也随之开始。然而,随着供暖费用的上涨,一些住户为了省钱,选择不交取暖费,而是利用楼上楼下的热量,享受免费的供暖服务,这就是所谓的“蹭暖”现象。据报道,近日,多家热力公司针对“蹭…
城市副中心地下管网热流奔涌,在这张维系城市“温度”的大网中,一股热流由东向西奔涌而来,蜿蜒约40公里,为副中心及通州老城区区域共2295万平方米的建筑供热,温暖着千家万户。大屏幕实时显示居民家中供暖情况…
入冬以来,随着天气越来越寒冷,供暖作为北方冬季的民生大事备受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11月份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全国能源供应总体平稳,煤炭生产供应平稳有序,运输得到…
“您好,我是23号院9号楼3单元1楼的居民,我家暖气突然漏水了,眼瞅着天气越来越冷,这可怎么办呀,社区能帮帮我吗?”近日,太原市迎泽街道青年路二社区网格员杨勇接到了一起紧急求助电话,居民聂女士家中暖气漏…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清洁取暖项目工程,引导和培育了农村清洁取暖市场。当前,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实施完改造的地区如何巩…
我们对清洁取暖重要性的认识早在10年前就已确定。2013年初,我国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京津冀局部地区PM2.5小时浓度逼近1000微克/立方米。当年,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拉开了清洁供暖改…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正陆续进入供暖季,每年冬季保暖保供工作都是关系人民群众冷暖与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着更加复杂的…
资源密集、资金密集、人力密集……随着集中式生产普及,固定资产投资积累,传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变得越来越“重”,难以适应碳中和目标下打造新型能源体系的需要。一个更轻盈、更智慧的能源体系,才能支撑碳中和…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山东将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构建“一基地两示范”区域发展布局,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地热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稳定可…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召开北方采暖地区今冬明春城镇供热采暖工作视频会议,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各地区及有关部门严格制度落实,确保供热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为提升供热保障能力,今年以来,天津、宁…
央视网消息:受冷空气影响,10月6日,中东部多地迎来降温,西安、成都、南京、重庆等地最低气温均创下今年立秋以来新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一些地方的供暖工作陆续开启。这两天,甘肃部分地区迎来雨雪降温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