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和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燃气分布式能源产业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双碳”背景下,能源系统去中心化、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分布式能…
要实现风光等新能源的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风光储一体化势在必行。统筹协调发展风光储一体化,需要深刻认识我国电力行业的变革逻辑,解决风光储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高成本问题。“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1…
本文主要借鉴《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对新能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并由此引发新型电力系统的演化过程,做一些分析和推断。什么是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是一…
在能源新旧交替的过渡期,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耦合发展是共保能源安全、共促能源转型的前提。传统能源要持续发挥兜底保供、灵活调节的作用,新能源的开发也可推动传统能源实现进一步升级。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尤其是…
长期以来煤电作为我国的主力电源,在我国电力安全供应保障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远期来看,在碳中和目标下,无减排措施的燃煤发电量必然逐步削减乃至清零,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期来看,到2030…
可再生能源装机不断攀升,对电力系统的输送和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虽然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超越煤电,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与煤电还有差距,短期内能源安全仍然离不开煤电支撑。能源转型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截…
3月28-3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成功召开。会议设置“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全球绿色能源与绿氢供应链”“新能源 新基建 新产业”“清洁能源的未来”等分论坛。在这些分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2015年3月15日,“中发9号文”印发,开启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8年电改,“无现货、不市场”的观念深入人心。现货市场中,负电价渐成常态,这既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特点,也是电力尚无法大规模储…
山东作为中国光伏第一大省,光伏市场波澜壮阔,政策补贴如阳光挥洒,海面之上波光粼粼,光伏电站鳞次栉比。2022年新增装机量9.26GW,截至年末,累计装机规模超42.7GW,成为中国首个装机规模超过40GW的省份。然而…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新公告,未来的山东电力市场将出现负电价!公告中,对市场电能量申报设置价格上限和下限,其中上限为每千瓦时1.30元,下限为每千瓦时-0.08元。对市场电能量出清设置价格上限和下限,其中上…
电气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成为衡量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社会各领域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矿智能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国法强调,对照“双碳”目标,煤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突出,盲目“去煤化”会产生不利影响。
距离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已有一年。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能源生产、出口国之一,俄乌冲突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不断施加制裁措施,造成的负面影响辐射全球,而欧洲作为此轮激烈地缘政治对抗的主要所在地…
欧洲能源危机并非起源于俄乌战争2022年,如果让欧洲人选一个字来概括这动荡的一年,可能是“冷”字。对欧洲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它的根源不是现在打得没完没了的俄乌战争,而是在绿色环保的名义下,一…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煤电、气电等各种电源形式需要重新定位。文 | 陈宗法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 中国华电集团副总会“十四五”是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二十大报告要求“协同推进降碳、…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此前世界气象组织预测的拉尼娜时间持续到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的55%的概率很有可能成真,这就意味着今年冬天很有可能会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
十年前,我们在抓企业冒(黑)烟,流(污)水,倒(工业废)渣,后来管理升级到用能、固废,现在已经开始探索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管理。在回顾十年来低碳发展时,一名中部地区的基层环保官员向贝壳财经记者坦言。…
受俄乌冲突、西方制裁引发的能源危机影响,欧洲各国天然气价格飙升至历史高位。为了节省御寒成本,当地民众已开始准备电暖器、电热毯等电取暖设备。 打开社交平台,荷兰留学生Zoey因为几十元买到学姐的二手“南极…
9月17~18日,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数字赋能 绿色未来为主题,集聚国际组织机构代表和中外院士专家,围绕能源绿色转型、全球能源格局变革等话题展开讨论。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