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型电力系统

俞庆 28610 0 0 1 关键词: 双碳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2023
04/10
08:46
来源
鱼眼看电改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本文主要借鉴《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对新能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并由此引发新型电力系统的演化过程,做一些分析和推断。什么是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经济系统中变化、创新和进化的经济学分支。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对,强调经济现象的历史性、

本文主要借鉴《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对新能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并由此引发新型电力系统的演化过程,做一些分析和推断。

什么是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经济系统中变化、创新和进化的经济学分支。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对,强调经济现象的历史性、动态性和多样性。它借鉴了生物学的演化理论,用遗传、变异、选择和适应等概念来解释经济行为、组织、技术和制度的演化过程。

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自适应系统,它由多种主体、多种行为和多种机制构成,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为什么用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新型电力系统

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演化经济系统,它具有以下特征:

1、在技术上: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技术系统,它与外部环境(如气候变化、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相互作用和影响,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同时,它又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它受到多种因素(如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的影响,可能出现突变和混沌现象,需要强化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2、在经济上: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经济系统,它由多种主体(如传统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电力交易中心、传统电网运营商、增量配电运营商、资源聚合运营商、储能企业、电力用户等)组成,这些主体之间存在竞争和合作的关系,通过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3、在商业形态上: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它具有自组织和自学习的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方式实现进化和优化。综上所述,演化经济学可以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新型电力系统的本质特征、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演化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周期

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的周期性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个转折。

四个阶段:爆发阶段、狂热阶段、协同阶段、成熟阶段。

一个转折:在狂热阶段和协同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转折。

我们以中国电力系统过去40年的发展来看,四个阶段特征是明显的:

应该看到,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最成功的部分是实现了“厂网分开、发电独立、竞价上网”,是“转折点”式的,解决了两个基本矛盾:1、外部缓解了“地方政府-电力部门”的协调矛盾,地方政府从电力投资方、建设方,逐步变成了电力发展的需求方&协调方,而电力系统的投资、建设、运行、收益都交给“电网-发电”的电力工业复合体,结合国家金融支持,实现了“专业人干专业的事”。2、系统内部构建起一个“制度-经济-技术”三者完美自洽的“正反馈”增长回路。

2002电改产物:完美自洽的传统电力体制

2002以后,中国电力行业构建的传统电力体制,在电力制度、电力技术、电力经济方面实现了完美自洽,保障了20年的电力发展。

在电力制度方面,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调度的刚性安全为目标。

在电力技术方面,以特高压/超高压输电系统为骨干,形成全国联网、大机组、大电网,实现全国范围的电力资源配置能力,如西电东送。

在电力经济方面,电网统购统销,发电侧竞价上网,电力行业以央企、国企为主。

体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从动力学的角度,任何不符合体制发展的产物,要么被淘汰(2002年电改中存在的一些未被落实的内容),要么增加体制的运行成本。如果不解决新的技术与原有制度、经济、文化等整体社会系统的问题,技术本身将出现泡沫化。而泡沫的破裂过程,就是转折点,等社会系统适应了新的技术,进入协同发展的阶段。

新型电力体制的变数

2015年新一轮电改政策制定时,并未完全预计到“双碳大潮”会来的如此迅猛,而不可逆的可再生能源增长趋势,嵌入到传统电力体制中,带来巨大的摩擦成本。

如果我们用演化经济学去分析新能源技术VS电力体制的嵌合、吸收、摩擦、改变,乃至改革,就会清晰看到上述“四个阶段、一个转折”的周期性规律。

个人认为,目前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进入到泡沫周期,也就是狂热阶段。其泡沫的本质,在于传统的电力体制,尤其是电力制度、电力经济,并未完全适应新能源的快速增长,带来电力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比如:1、光伏、风电带来的电力电子化电源,电力系统转动惯量不足2、电网传输容量不足,在并网侧出现阻塞,拉低风光的消纳率

3、为了降低并网风险,集中式风光强配储能,让投资商为电网可靠性买单

4、风光基地需配置火电灵活性资源,这部分火电资产的收益率很低

5、集中式电力调度,无法适应一半以上的光伏是分布式并网的现状,大量分布式在电网末端并网,导致原有的电网负荷预测、潮流计算、短路参数等失效6、集中式的电力运行,无法适应分布式发展,比如配网运行安全、配网电能质量管理等

7、集中式的电力交易模式,无论是统购统销,还是省级集中交易,无法适应分布式电力交易模式(隔墙售电受阻)

8、过去寡头竞争的电源建设模式,无法适应大量分布式电源的建设、运行现状

所以,包含作为技术部分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型电力体制,其提出将成为一个转折点。

新型电力体制的演化和构建

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型的电力体制,去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大发展,这里就会出现“新结构”取代“旧结构”的一个新旧动能转换过程。

1、在电力制度上,从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运行、刚性安全,转换为集中-分散的调度、运行,并且以负荷侧柔性资源运营为代表,建立系统电力系统的柔性安全观,整体平衡方式也从“自上而下,一张网”,转换为“自下而上,分层分区”。2、在电力技术上,一次系统从传统电机学/电磁学“铁基电力系统”理论,转换为电机电磁学+半导体硅基系统混合,甚至在配网层面出现“硅基电力系统”;大量电力电子器件,出现云-边-端协同,一二次+算力的深度融合趋势,AI将与微电网、区域智能配电网结合。3、在电力经济上,批发侧市场与零售侧市场的协调,各种大小能源市场主体,甚至“虚拟化的电力运营商”出现,各类电力资源在各自的市场上寻找出清机会,区块链将和零售侧的大量“分散、小额、高频、产权模糊”的电力资源结合,形成新的交易模式。只有新型电力体制的建立,才能解决新的电力技术与电力制度、电力经济的自洽耦合问题,实现双碳。

总结

可以看到,传统的电力体制,适应大电源、大电网、寡头竞争的电力行业运行模式,并不适合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式电源的发展。

新能源在演化经济框架下,在传统电力体制中,目前处于“狂热阶段”,也就是金融资本与新能源技术的结合,在资本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上,出现了“估值过热,透支未来”的现象。但是新能源的发展,逐步遇到了传统电力制度的天花板,也就是现有电力行业,无论是在技术系统、经济模式还是管理制度方面,都没有充分适应新能源高渗透率的要求,这种摩擦在2020年以后逐渐出现,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增长,这种摩擦成本在指数级的增加,如果不加以改变,可能出现“电源-电网“双输的局面。在新型电力体制、电力改革的思考、规划、政策过程中,容易出现“过于技术化”的趋势,也就是强调系统的技术特质,而忽视系统整体的演化需求,用技术政策去代替、掩盖整体性制度改革。这是对电力体制是一个“制度、经济、技术”三要素耦合的复杂系统,以及背后的系统动力学规律的忽视,不利于电力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在现有电力制度框架下,孕育和孵化出”新型电力体制“,去逐步取代传统电力体制,这绝非易事,需要坚持市场化、坚持改革的初心,尊重系统规律,并且本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思维,不断去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电力体制发展方向,保证”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最终落地。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朱蕊 13269715861(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zr@58heating.com。
举报 0 收藏 1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鱼眼看电改,作者: 俞庆。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520254846

APP

中能热讯APP热在手心

中能热讯APP热情随身

请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