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评论: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经验”来了

72110 0 0 0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供暖   

2021
12/15
11:15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屋外寒意正浓,掀开门帘暖风扑面。早前在河南鹤壁大赉店镇姬屯村,记者感受到生物质取暖炉给村民高军堂家带来一帘之隔的变化。这儿有一个自动进料口,加完料盖上盖子就不用管了,没有味道也很干净,方便!高军堂一边说着一边给记者演示起来,他按了几下炉子上的温度设置键,没过一会儿,炉壁上的屏幕就显示室温开始上升了。

屋外寒意正浓,掀开门帘暖风扑面。早前在河南鹤壁大赉店镇姬屯村,记者感受到生物质取暖炉给村民高军堂家带来“一帘之隔”的变化。“这儿有一个自动进料口,加完料盖上盖子就不用管了,没有味道也很干净,方便!”高军堂一边说着一边给记者演示起来,他按了几下炉子上的温度设置键,没过一会儿,炉壁上的屏幕就显示室温开始上升了。

在鹤壁规模较小、距离城区远、生物质资源丰富的村庄,已有2.13万户农民,用上了这样的智能生物质取暖炉。

包括生物质能在内,可再生能源供暖正在走进越来越多用户家中。国家能源局于12月1日发布《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典型案例汇编》(下称《案例汇编》),围绕生物质、地热、太阳能、风电及多能互补等供暖方式,收集了北京、陕西、山东、吉林等多地案例,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那么现在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发展现状如何?还面临哪些难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研采访。

多种供暖模式各显其能

清洁取暖方式主要包括天然气、电、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等。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印发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21年,地热、生物质与太阳能供暖面积分别达到10亿、21亿和5000万平方米。《规划》截止日期已经临近,任务目标完成得如何?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约65%,已经接近70%的目标,但具体到地热、生物质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完成情况却并不理想。例如,在2019年《规划》中期评估时,可再生能源供暖目标完成率低于20%,去年采暖季该比例刚刚过半。

大家不是不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好处,但应用却面临实际难题。每种方式或多或少存在限制,技术路线需要不断调整优化。”负责中期评估的清洁取暖行业专家赵文瑛举例,地热供暖运行成本较低,能避免加重用户负担,但技术工艺要求高,项目初投资偏高;生物质适合农村地区,通过代加工等模式能做到低成本,但若加上收储运及加工等环节支出,能源成本也会升高。“《案例汇编》选取不同应用场景,列举出实实在在的数据、方案和经验做法,可为解决难题提供参考借鉴。”

散煤改用生物质颗粒贵不贵?原料供应有保障吗?质量不好怎么办?这是记者此前走访时经常听到的疑问。对此,《案例汇编》给出生物质气化、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专用炉具等不同做法的优秀案例。以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典型模式示范基地——山东阳信为例,一个县就采取了3种模式:有条件地区推行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模式,面向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机组分布式取暖”模式,位置偏远、经济较差村庄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炉具”模式。同时该县构建了“农户就地收集、企业就近加工、全域就地使用”模式,合理配置燃料生产中心,有效保证充足供应,真正做到结合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因地制宜。

再如,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光热+”模式。该公司董事长薛道荣坦言,太阳能供暖不产生碳排放,资源无限使用,但目前不足以100%稳定保障供应,单独使用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光热+’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与燃气、热泵等方式结合。前者负责节能减排、降费降耗,常规能源辅助保障。这样一来,政府综合投资低、用户运行成本低、企业可持续运营。”

研发投入大、回报慢等问题突出

除了经验,《案例汇编》还总结了52个项目的问题和建议记者梳理发现,难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政策机制待完善。“对于生物质燃料、炉具和锅炉,国家尚未制定统一规范的排放标准。建议加强对生物质能供暖排放的技术指导,尽快研究出台明确的排放标准,为生物质能取暖大范围推广提供依据。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涉及原料收集、加工转化、能源产品消费、伴生品处理等诸多环节,政策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在《案例汇编》中,阳信县提出了生物质供暖项目的共性困扰。

多地还提出,各级政府对可再生能源供暖的支持力度不足。例如,有的地方提出:“现在政策主要针对煤改电、煤改气,资金均流向电能替代和燃气替代技术方案,该类资金仅能满足常规清洁能源改造。现有模式需要企业做较高成本的垫资,导致项目收益率急剧下降,严重影响项目实施和后期运维质量。”

“钱”的问题不止于此。零碳乌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综合楼示范项目综合利用太阳能、储能等方式,节能减排效果相当于植树24000多棵。但《案例汇编》显示,项目暴露出“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大、回报慢”等问题,“在供热方面,与传统能源的利益冲突问题,使得推广应用阻力重重”。

此外,项目投入运营后的管理也有提升空间。“国家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及验收体系,很多省市级政府出台的文件只是把资金平均分配到各家各户。太阳能企业存在挣快钱,完成项目了之,不考虑百姓能不能承受取暖费用、室内温度能不能达到20°C左右。”低能耗独立农宅陶瓷太阳能取暖系统项目证明,太阳能供暖不是不可行,而是受到部分企业没有从用户出发、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影响。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卫权坦言:“相比燃煤,可再生能源供热成本偏高,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居民仍难以承受。价格降低了用户对可再生能源供暖的接受程度,甚至出现装置闲置、重返散煤,这是阻碍可再生能源供暖大力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

“构建与新型电力系统

相适应的新型热力系统”

考验不断,可再生能源供暖要不要继续推广应用?


答案是肯定的。今年2月印发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迫切需要,是完成非化石能源利用目标、建设清洁低碳社会、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年是清洁取暖规划收官之年,全面高质量实现北方地区70%的清洁取暖率目标,可再生能源供暖是重要一环。”赵文瑛表示,长远来看,供热降碳也离不开可再生能源供暖的力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且逐步降低,但目前我国清洁供暖热源约90%依靠化石能源。至少未来10年,采暖建筑面积和老百姓热需求还将持续增加。一降一升的对比,一方面迫切要求通过建筑节能、供热精细化管理、供热计量改革来进一步提升节能潜力;另一方面要用好可再生能源,适应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转型趋势,逐步构建与新型电力系统相适应的新型热力系统。”

王卫权建议研究可再生能源清洁供暖的定价机制和补偿机制,根据各种技术的应用水平及条件,核定国家供热指导价格或补贴标准。“应通过市场需求拉动,从设备制造、原料保障、工程建设运营、人才培养、投资融资等方面,推动可再生能源供暖产业规模化发展;通过技术、管理、模式、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吸引用户自愿主动使用。还可制定可再生能源供热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总量目标,技术路线、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突出可再生能源供暖的因地制宜特性。规划应分阶段实施,及时针对上一阶段工作进行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借鉴。”

《案例汇编》建议:“将可再生能源供暖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中,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奠定基础。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重视程度,鼓励可再生能源项目推广应用,逐步形成‘开发有度、市场有序’的良好局面。加大资金支持,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利用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前期建设投入和技术研发等给予适当资金补助。”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朱蕊 13269715861(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zr@58heating.com。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供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作者: 不详。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520254846

APP

中能热讯APP热在手心

中能热讯APP热情随身

请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