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热电:推进老旧供热管网更新改造 让城市“生命线”更安全更环保更智能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作者:刘泉淑 关键词: 智慧供热 合肥热电        收藏 0   

2024
06/15
16:21
人民网-安徽频道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供热管网作为供热系统的神经血管,一头承担着蒸汽输送,另一头连着百姓温暖,是连接热源与终端用户的“大动脉”,是服务民生和保障工业园区用热的重要基础配套设施。目前,合肥市各类供热管网总长度613.3公里,其中运行15年以上的老旧管网约占20%左右,部分管网腐蚀严重,导致“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供热效果,管损

供热管网作为供热系统的神经血管,一头承担着蒸汽输送,另一头连着百姓温暖,是连接热源与终端用户的“大动脉”,是服务民生和保障工业园区用热的重要基础配套设施。目前,合肥市各类供热管网总长度613.3公里,其中运行15年以上的老旧管网约占20%左右,部分管网腐蚀严重,导致“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供热效果,管损也有所上升。为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近年来,合肥热电以城市老旧管网更新改造为契机,解决漏点、打通堵点、提升亮点,让城市“生命线”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力推动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相关政策要求,供热管网老化改造属更新改造范围。为抢抓政策机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合肥热电制定老旧管网改造提升计划,分步推进实施。重点对15年以上管龄的供热管网及附属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对15年以下管龄的主管网,实时监控,及时排查消缺,确保此类管网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合肥热电已完成电厂路、习友路、莲花路、休宁路、马鞍山南路、芜湖路等路段供热管网更新改造,累计约40公里。

在更新改造的同时,合肥热电坚持创新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力度。2023年3月底,上线运行智慧热网系统,该系统也是安徽省内首个大型的智慧热网系统。通过采集“源-网-站-户”大量实时运行参数,实现全流程一体化、智能化管控,打破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相当于给传统供热加上了“超级大脑”,可在提升城市安全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清洁的供热服务。

“智慧热网让供热系统‘耳聪目明’,我们可以精准、实时了解供热的每一个环节。具体来说,包含数据采集、仿真运行、数据分析、决策优化4个层次,企业可提高在远程数据采集、热力系统生产调度、设备管理、事故分析处理、供热设施规划、在线能耗监测、热计量抄表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为生产调度人员提供全面、科学的运行优化调控与智能辅助策略,有效解决人工操作不精准、能源消耗难以控制等问题,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保供’‘稳供’向‘优供’转变,使服务更趋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合肥热电能源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人说。

通过智慧热网系统,可准确分析研判各热区、主管网负荷分布和管损,为进一步科学优化管网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结合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合肥热电大力推进管网互联互通,打通了不同热区之间的堵点,构建全市供热“一张网”。一方面有力提升了整体供热保障能力。特别是针对重点用户,在遇到因道路改造导致停汽时,可切换其他热源供应,实现双路保障。另一方面不同热区之间可根据负荷情况,实现淡旺季负荷替换,为推进节能降耗、经济运行留足了空间。

据统计,实施老旧管网更新改造与管网连通后,年节约标煤约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万吨;供热管损从2021年的22.12%下降到2023年的15.3%,降幅达到30.83%,绝对管损量两年累计下降23.2万吨,仅此一项降低成本3000多万元。

从“改旧”到“换新”,从“多个热区”到“连片成网”,从“传统供热”到“智慧供热”,城市老旧供热管网更新改造让用热更安全更环保更智能,为实现“优供”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言过 13601277774(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heating58@126.com。
关键词: 智慧供热 合肥热电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作者: 刘泉淑。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APP

中能热讯随身的行业商务资讯

中能热讯APP随身热讯

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