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光储产业,上半年谁在赚钱?

曹恩惠 费心懿 34710 0 0 0 关键词: 新型储能 光储   

2023
09/04
18:1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在强劲的发展势头下,今年上半年,备受关注的光伏和储能产业持续高增长。截至8月31日,A股百余家光伏、储能上市公司发布了半年报,且上半年的业绩普遍报喜。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96家光伏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056.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8.41亿元,同比增

在强劲的发展势头下,今年上半年,备受关注的光伏和储能产业持续高增长。

截至8月31日,A股百余家光伏、储能上市公司发布了半年报,且上半年的业绩普遍报喜。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96家光伏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056.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8.41亿元,同比增长25.53%。50家储能概念上市公司(含储能业务)今年上半年则实现营业收入6872.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90亿元,同比增长78.2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经历了上游价格大幅回调的光伏行业,今年上半年产业的利润中枢开始转移,下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储能行业的增长预期则在上半年同样得到体现,上市公司储能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政策的驱动、产业链价格的调整以及终端旺盛的需求,支撑着光伏和储能产业高景气度。”一位券商新能源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进入下半年,无论是光伏还是储能行业,在持续降本增效的内在逻辑推动下,其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维持。

光伏产业利润“向下”增长

纵观上半年国内上市光伏企业的业绩表现,典型的变化是,产业链下游的盈利能力胜过上游。

最典型的环节莫过于硅料端。经历了价格高企的红利期后,头部硅料企业利润增速放缓。财报显示,通威股份、协鑫科技、新特能源以及大全能源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32.70亿元、55.18亿元、47.56亿元、44.26亿元。这其中,仅通威股份净利润维持正增长。但值得肯定的是,受益于旺盛的需求,三家硅料龙头企业上半年的销售规模集体攀升,促使其营收规模保持增长——报告期内,通威股份、协鑫科技、新特能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40.68亿元、214.53亿元、177.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5%、36.76%、20.30%。大全能源则遭遇营收和净利润的“双降”,其上半年营收规模更是低至93.25亿元,成为四家硅料龙头企业中唯一一家半年度营收低于百亿的企业。

当产业链上游价格回归理性之后,部分硅料企业随之开辟业务新的增长点。例如,通威股份今年下半年强化了一体化程度,试图为组件业务规模的提升打好基础。

事实上,当前下游组件企业普遍开启了一体化模式,并且在今年上半年,不少组件企业净利润呈现翻倍式增长。

财报显示,在主要一体化企业中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今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6.52亿元、536.24亿元、493.84亿元、408.43亿元、261.05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20%。但在净利润增长表现上,各家企业有所分化——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阿特斯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0%。

组件端盈利的改善,是上半年光伏产业链利润“向下”增长的最好体现。除了组件环节外,电池环节的盈利水平同样有所提升。

作为A股电池片企业的代表,爱旭股份、钧达股份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2.49亿元、94.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112.8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09亿元、9.56亿元,同比增长119.60%、250.23%。

针对电池片环节利润大增,上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1年和2022年,国内光伏电池产能扩产力度相对于其他环节较小,致使高效电池阶段性供需格局得到转变。此外N型电池当前市场供给不多,存在明显溢价,享受阶段性技术红利。”不过,该分析师也认为,考虑到目前N型电池环节规划产能迅猛提升,倘若这些规划产能最终实际落地,预计到明年电池片环节竞争格局将再度改变。

储能业务成为“第二条增长曲线”

储能,横跨锂电池、电力电子、热管理及消防等诸多行业。

可以说,储能是今年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期间最亮眼的板块之一,更多企业从今年开始将储能业务单独列入公司财年报披露的业务单元中。

“光伏系”是储能赛道上的有力竞争者,新的业绩增长点也已经打开。

“公司大储业务已签订订单金额超过21亿美元,为2024年大幅提升规模打下基础。”在8月23日的中报业绩交流会上,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表示。

天合光能在半年报中披露,其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0%,具备储能电池、直流电池舱及交直流产品组合产能预计到2023年年底可达12GWh,到2024年二季度末有望达到25GWh。

电池环节,以“铅酸系”南都电源和天能股份为例,均取得不错的收益。

天能股份上半年的主要营收支撑来自铅蓄电池业务,得益于铅炭储能需求增长,上半年天能股份完成铅炭电池业务收入约2.37亿元,同比增长208.94%。锂电业务方面,储备大储、工商储等业务市场收入约为3.71亿元。

南都电源在电力储能板块营收同比增长494.75%,毛利率同比增加3.5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储能系统毛利率为17.69%,国外储能系统毛利率更是达26.43%。

逆变器股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更是一骑绝尘。阳光电源2023年上半年盈利43.54亿元,同比增长383.55%。这也意味着,仅是今年前六个月,该公司的净利润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净利润。另一家逆变器厂商上能电气同样受益于光储业务的发力,上半年实现营收21.77亿元,同比增长416.58%;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488.54%。

不止于此,涉足储能消防和储能热管理的企业也在这一火热的赛道上找到了新的增长立足点,即便这些部件在整个储能系统中的成本占比仅是十分之一的比重。

同飞股份在储能温控领域的营业收入约为2.49亿元,这占其上半年总收入的35.32%。“储能行业迎来快速且持续的增长,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为储能领域客户匹配了相关液冷和空冷产品。”公司公告谈到。

大手笔投资储能的企业不在少数,包括协鑫集团、盛虹集团、宝丰集团等大型化工制造类企业开始频繁以“百亿级”的大手笔投入储能的全产业链布局。

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愈发活跃,储能企业迎来IPO热潮。今年多起储能融资事件的金额都在亿元以上,上半年融资总额达到734亿元(仅统计披露具体金额的融资事件),多家产业链企业上半年进入上市进程或完成上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朱蕊 13269715861(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zr@58heating.com。
关键词: 新型储能 光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 曹恩惠 费心懿。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520254846

APP

中能热讯APP热在手心

中能热讯APP热情随身

请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