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高效是要从全局的高度、从整个能源系统角度、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对所有可能的供暖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和科学论证后,得到的最科学合理供暖方式才是‘清洁供暖’。”日前,在由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与《区域供热》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供热学术年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一语破题。
调峰热源+储热 余热不余
“绿色低碳”成为能源发展的总方向,由主要依靠化石能源供应转向由绿色低碳能源满足需求增量,着眼点和着力点在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提升煤电清洁化发展水平。
2018年,我国电源结构仍以煤电为主,2018年煤电装机占比为53%,煤电发电量占比为63.7%。
“受资源禀赋影响,煤电仍然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基础支撑性电源,统筹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推动煤电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势在必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徐东杰表示。
热电联产电厂和工业余热作为我国热源的主力军,近年来,一直在“清洁高效”上做文章。
热电联产电厂传统上是抽凝方式抽气供热,通常根据热负荷调整抽汽量,热量调节范围大,但总有30%以上的凝汽量最终通过冷凝器或空冷岛排掉。为降低热量损耗,各发电企业机组进行多种方式的改造,提取全部低品位余热供热,可这样一来又失掉了热量的灵活调节能力。工业生产中的余热同样如此,很难根据季节变化改变热量供应量。
如何才能做到供热量与供热灵活性二者兼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支招道:“无论热电联产电厂还是工业余热,都不能支持大范围的负荷变化,只有配置调峰热源热才能使余热资源真正利用起来,实现经济高效。”
“应尽量利用天然气做功能力,采用天然气驱动吸收热泵,提取环境、工业企业废热,扩大一次管网供回水温差。”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教授田贯三建议,“天然气调峰应在换热站进行,减少输送损失。”
清华大学教授付林观点一致,他认为应加快推进资源整合,采用分布式燃气锅炉房末端调峰方式。
除了设置调峰热源,与会专家还建议,大力推广储热技术应用。他们认为,蓄热技术通过“移峰填谷”,一方面可以降低日供热负荷波动引起的机组负荷波动,提高机组效率,增加热电联产电厂净收益。蓄热罐系统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大型储热技术,因此探究在大型集中供热热网中,建设蓄热罐系统进行热网调峰,对于供热节能减排及降低负荷波动对热源的冲击均具有重要意义。
供热行业需市场检验
新时代,由于供热领域在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中的定位越来越重要,其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2000年左右,我国就已开始酝酿供热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培育和规范城镇供热市场。但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和推进,我国的供热市场化还是没有彻底推行,供热改革仍然前路漫漫。
热改是以收费计量方式为突破口的供热行业走向市场化的全面改革,涉及供热行业方方面面。“保证民生的社会责任很难与市场竞争赢利的企业责任共同实现,必须把这两个责任主体分开,各环节价格问题只有靠竞争机制才能解决。” 谈到这一问题,江亿直言,面对我国将要开展的建设新型现代化居住小区的规划,一定要把供热改革融入到小区整顿与管理模式改革中。供热企业只有真正进入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练就成长,清洁供热和节能减排也只有在市场机制下才能健康和科学地发展、实现。
建议完善城市能源规划
随着能源系统的不断发展,能源与交通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其他领域加速融合,“互联网+”智慧能源等新的交叉领域不断涌现。
面对正在发生变化的能源供需关系,区域之间的能源流向需要调整发展思路,适应时代的变革,这种调整也为区域能源电力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
可从目前的我国城市发展来看,普遍缺乏城市能源综合规划。燃气、热力和电力作为城市主要能源基础设施,由于研究、建设、管理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三者间缺乏沟通,从而导致各领域之间缺乏互补协调,冬季“气短”、夏季“气荒”时有发生。“能源的相互协同是中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能源实际上就是热、电、气三者融合、协同、综合平衡。”江亿说。
行业发展,规划先行。“城市能源规划是基于空间和时间分布的规划。”付林表示,“城市能源系统追求的不仅是能源供需能量的平衡,而且是供需之间能源品位的匹配。”
“城市能源的规划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件大事。”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荣认为,城市能源供热规划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效率高、污染低,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对城市能源安全稳定并且保障性强的能源体系。
原标题:清洁供暖丨供暖清洁需多角度全视角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