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涨6倍 欧洲涨10倍 天然气成涨价王
近期天然气一跃成为今年年内涨幅最大的大宗商品。市场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亚洲的液化天然气价格暴涨近600%;欧洲天然气涨幅更为惊人,7月份价格较去年5月份相比增长超过1000%;就连天然气资源丰富的美国也顶不住了,目前气价已创下近10年来最高水平。


可以说,现在天然气行业是卖方市场,俄罗斯、卡塔尔等主要的天然气出口国则成了“香饽饽”。其中最不好受的当属欧洲买家,此前有消息指出,由于不愿向乌克兰支付高昂的过境费用,7月以来俄罗斯对欧洲出口的天然气总量较6月份减少了10亿立方米。
史上最热夏天 引爆天然气价格
在很多人印象中,天然气需求旺季在冬天,为何今年天然气市场会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呢?大涨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由于美国当地天然气储量丰富且价格低廉,欧美地区有使用天然气作为供电燃料的传统。但随着北半球热浪来袭,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天然气需求激增,价格随之上涨。


据外媒报道,目前欧洲天然气库存比5年平均水平低25%。


然而欧洲市场最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偏偏在关键时刻减少了供应。近半个月以来,德国马尔诺压缩机站作为接受俄罗斯天然气输向欧洲的重要枢纽,其所接收到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流量相较以往减少了近50%,更加导致欧洲“气荒”蔓延。



煤改气超量进行,隐患重重
这几年,为了推广减煤换煤清洁空气,各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鼓励清洁能源采暖改造,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补贴政策也不尽相同——

而补贴相对较少的地区,更倾向于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煤改气,例如河北地区每户补贴最高7400元,河南口号喊得最响,补贴却最少,推广力度最小,清洁能源改造中,煤改气或煤改廉价的电暖气就占据了较大比例。
突进的“煤改气”工程导致了在供暖季的巨大压力,气源紧张、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使民生采暖得不到及时保障,另外,天然气的超常增长打破了供需平衡,使天然气价格上涨,后期燃气费用较高,农村居民取暖负担大。

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非可持续再生能源,天然气的燃烧会产生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大量使用导致雾霾治理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国天然气资源相对短缺,同时我国还是天然气的进口大国,使用受限。
天然气管道的铺设为明管铺设,有泄漏和爆炸的风险。
天然气的问题短期内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政策层面规范清洁能源改造工作,杜绝仅因改造成本原因而盲目选择“煤改气”,大力推广“煤改电”!
煤改电比改气更靠谱
煤改电设备应首选空气源热泵,因为空气源热泵采暖能源利用率远高于电热形式,其高制热能效以及低环温(-35℃)制热的稳定性在近两年的煤改电中得到充分证实,当属改电首选热源。

而户式采暖的话,按照100㎡的户型为例,补贴之前空气源热泵采暖的运行费用约为2800元,比烧煤要略高,但是考虑到清洁、干净、方便、卫生这些好处,这个费用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是补贴后应为2200元左右,比烧煤更便宜。
从可靠性上来看,壁挂炉采暖的可靠性受供气压力的影响,在燃气不足的地方使用受影响。而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稳定性和空调的稳定性一样,经受住考验。而且目前北方农村煤改空气源热泵多采用变频机,机组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更强。
相对于之前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电网,空气源热泵的电力增容费用很少,大多数家庭的电力需求在6kw以内。因此,虽然设备贵,但是电力增容成本小得多,政府算总账的话还是要比投资直接电采暖要划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