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清洁取暖需进一步完善运营模式
——代表委员献策清洁取暖工作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伍梦尧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国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工作推进,不仅关乎蓝天白云、生活冷暖,更是影响数亿人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2+26城市和汾渭平原累计完成散煤替代2500万户左右,相当于减少散烧煤五六千万吨,清洁取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本次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我国清洁取暖工作建言献策,从挖掘清洁能源潜力推进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到进一步完善供热管网建设、燃料收购、专项财政支持等运营模式,为各地区进一步推进清洁取暖工作提供更多参考。
北方清洁取暖取得积极成效,南方供暖市场绿色发展潜力巨大
散煤取暖,在我国历史悠久。其治理工作,不仅是要推进能源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更是要引导百姓改变早就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任务的艰巨性可见一斑。
为啃下这块能源结构调整中的硬骨头,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住建部等部门团结协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以气定改,以供定需,扎实推进清洁取暖各项工作。
“第一代环保人追求首都不烧煤的目标,在我们这代人实现了。”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表示,现在,大家在北京及通道城市基本上闻不到烧煤的味道,让人感到很自豪。不管面临再多困难、再多矛盾,国家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清洁取暖工作,因为这是解决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多方多赢。
伴随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地大幅提升,近年来,南方百姓供暖需求日益增长。有研究显示,到2030年,我国133个南方城市潜在供暖家庭预计高达3246-6577万户。当前,90%以上的城市家庭拥有分户取暖设备,合肥、武汉、贵阳等城市已在部分城区实行集中供暖。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指出,南方城市拥有丰裕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化能源储备,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通过多能互补和冷热联供,发展低能耗、清洁低碳的供暖模式。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构建南方清洁低碳供暖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南方清洁低碳供暖运行机制,建立南方清洁低碳供暖技术标准,推动南方清洁低碳供暖示范工程建设,以推动南方供暖市场绿色发展。
多措并举完善运营模式,建言献策推进清洁取暖工作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清洁取暖工作依然占有重要位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为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树立新的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比例仍然较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指出,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供热管网覆盖面积有限、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等因素,后续工作开展面临较大压力。他建议,有序推进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及采暖末端能效提升,并鼓励探索政府、用户和供热企业三者共同分享成本与收益的新模式。既可以为清洁供暖提供技术保障,又可以为后续智慧供热技术的全面展开提供有力硬件支撑。
“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既是原料也是燃料。”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姜希猛表示,通过建设生物质成形燃料工厂,将大量农林剩余物集中收集制成燃料进行生产利用,既能解决农林废弃物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培育了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建议采取农村合作社供给的形式,由企业和农户合作组织直接签订长期的收购协议,建立秸秆等农林剩余物收储体系。同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土地向种田大户流转,促进种田大户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利于规模化收集秸秆。
全国人大代表、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进一步指出,县域、农村地区采用生物质能供暖可就地取材,利用秸秆、畜禽粪污和有机生活垃圾,以产业化项目为依托,通过生物质热电联产、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及生物天然气,可以很好地解决解决县域、农村清洁供暖难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专项财政支持政策,将供热管网建设纳入中央预算投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优先列入可再生能源附加补贴目录,全面恢复农林生物发电补贴的优先支付。同时,生物质清洁供热实行同煤改气、煤改电同等政策支持,并保障生物质热电联产企业的发电量补贴资金及时到位。
国家能源局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建议中表示,下一阶段,国家能源局将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继续把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围绕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将“煤改气”“煤改电”优惠政策向“煤改生”延伸,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
目前,有很多企业也加入了积极推进清洁取暖的行列。如国家电网公司就在两会前夕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快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建设,推进清洁取暖“煤改电”。为了更好地提升生活质量、增强百姓生活幸福感,推进清洁取暖,我国能源电力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