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策驱动与规模化发展 国内政策支持:国家层面持续推动生物质供热项目建设,明确要求重点开发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80%以上,并探索生物质资源开发新模式。例如,河南、山东等地已建成多个大型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的通知环办气候函〔2025〕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局、委)、交通运输厅(局…
“秸秆替代燃煤清洁供热”这条合作路径,能够利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先进技术提高供暖效率,满足热用户需求,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北方农村地区清洁供暖必须因地制宜做好“生物质+”。关键是做好“加法”,实…
9月10日消息,长青集团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随着15个生物质项目全部建成,公司生物质业务已从纯发电向热电联产方向转型。对于这一块业务,公司未来会针对用热需求大的项目进行供热方面的投入,在这些项…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兼具绿色和零碳双重属性的生物质资源,能否提升能源化利用率、发展生物质清洁供热、助力北京散煤清零成为近期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虽已入秋,北京依旧树木苍翠。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
日前,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沈阳市2024年度清洁取暖项目工作方案相关内容。其中各类项目补贴标准如下: (一)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度补贴标准为1.5万元/蒸吨,补贴量以当年实际竣工验收完成为准…
隆冬时节,一股强劲寒潮过后,黑龙江省海伦市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2摄氏度。但当记者走进位于海伦市海北镇新村小区的五保户金大爷家中,却感受到了“温暖如春”——窗台上整齐摆放着的长寿花、蟹爪兰、四季梅正开…
作为生物质供热中的一种技术路线,秸秆打捆直燃供热首先在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让百姓“尝到甜头”。隆冬时节,一股强劲寒潮过后,黑龙江省海伦市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2摄氏度。但当记者走进位于海伦市海…
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能源供给、热源改造、住房保温等多个环节。要实现农村清洁取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市场为主导,以各取所需、温暖过冬、经济可承受为目标。但现状是,以政府支持…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清洁取暖项目工程,引导和培育了农村清洁取暖市场。当前,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实施完改造的地区如何巩…
9月19日,在第八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上,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23》预测,到2025年,民用散煤消费量降幅将超过60%(以2017年消费水平为基础),“十四五”中后期,民用散煤治理…
“潜力很广阔、现实很弱小”——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当与会嘉宾谈起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未来与当下,无论是主管部门、行业组织、龙头企业,还是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几乎都给出了…
近日,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形成,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加快促进…
近年来,围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形成,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生…
3月24日,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举行2022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会上,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钱晓东表示,在生物质综合利用方面,公司推广自主收储体系建设经验,优化运营成本;完善区域调度机制,统筹管理原材料采…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推动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产业发展。要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规划》明确,要顺应“追求产能产效…
近日,由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印发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各地积极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这让生物质能业内人士备受鼓舞。记者…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低碳绿色产业中具有独特优势。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聚焦生物质能的低碳应用,提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供暖,打造低碳产业链的建议。“当前我们正在推动低碳…
日前,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德国国际合作组织(GIZ)、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松杉低碳技术研究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发布会,并发布了《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国家发改委能…
7月12日,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清洁能源”主题论坛在贵阳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学会会长倪维斗发表了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