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技术还有多大提升空间?

15710 0 0 0 关键词: 煤电 三改联动 煤电机组   

2024
08/02
13:36
来源
中国电力报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煤电清洁转型仍需出新招——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第五十三届年会观察煤电在能源转型升级中如何找准定位,发挥兜底、支撑作用,实现清洁低碳发展?7月11日~12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年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第五十三届年会暨能效管理对标发布会(以下简称“2024煤电年会”)在

煤电清洁转型仍需出新招——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第五十三届年会观察

煤电在能源转型升级中如何找准定位,发挥兜底、支撑作用,实现清洁低碳发展?7月11日~12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年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第五十三届年会暨能效管理对标发布会(以下简称“2024煤电年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与会专家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煤电机组技术世界领先

创新提升还有空间

目前,我国煤电机组发电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我国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全国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从2014年的319克/千瓦时下降至2023年的301.6克/千瓦时,火电机组技术领先世界。2023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14毫克/千瓦时、77毫克/千瓦时、125毫克/千瓦时,较2014年分别下降93.9%、94.8%、91.5%。

我国已在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设计、制造和运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相关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23年底,我国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数量已超过170台,总容量超过1.74亿千瓦。不论是装机数量还是总装机容量,均稳居世界首位。

“尽管我国煤电机组技术世界领先,但并不意味着技术上没有提升空间。”在2024煤电年会上,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指出。

安洪光介绍,在我国新上马的煤电机组中,一些关键指标还在提升。如大唐郓城630摄氏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国家电力示范项目(2台百万千瓦机组)于2023年8月正式启动,以再热汽温630摄氏度、发电热效率突破50%为示范点。机组设计主蒸汽压力35.5兆帕,设计热耗6813千焦/千瓦时,发电煤耗245.74克/千瓦时,供电煤耗256.28克/千瓦时。另外,世界上参数最高、容量最大的66万千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已全面转入运行调试阶段。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朱建国认为,未来煤电锅炉将继续向高参数(节能降耗)、煤电与新能源电力融合、煤炭与低碳燃料(如生物质)融合的方向发展。“未来的煤电技术有可能突破常规技术的极限,使固体燃料像气体燃料一样燃烧。”朱建国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吕俊复认为,进一步发展材料等基础工业,从煤电主机设备、系统布置等方面设计创新,仍然是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发展的关键。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陈宗法认为,新的燃煤发电技术应以灵活、高效、清洁、低碳、智能为导向,提升煤电机组灵活调节能力、工控系统自主可控能力。

“三改联动”稳步推进

配套政策仍需跟上

“三改联动”是煤电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十四五”期间,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供热改造规模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完成2亿千瓦。

煤电企业担当能源保供“主力军”,加大存量机组“三改联动”力度是必然选择。

“三改”如何改?如何联动?

国能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武电厂”)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洪泽介绍了该企业“三改联动”的成功实践:在节能降碳改造方面,灵武电厂4台机组改造后,能效、环保、可靠性等都处在全国前列;在供热改造方面,依托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空冷火电机组,灵武电厂于2018年、2020年分别建成向银川市区供热的一、二期工程,接带供热面积超6500万平方米,成为当时国内单体供热面积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在灵活性改造方面,灵武电厂开展了“飞轮储能+火电联合调频”示范,在保障热电联供的基础上耦合厂区光伏及储能,助力了新能源电力的平稳供应。

灵武电厂是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的缩影。据中电联发布的相关数据,2021~2023年我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改造规模累计完成7.37亿千瓦,其中灵活性和供热改造完成率超过7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副总经理叶勇健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同时实现“三改”。“‘三改联动’要打组合拳,采取一系列技术来实现。‘三改联动’的目标机组是存量机组,机组情况不同,要‘一机一策’。”

当前,我国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煤电容量不足,部分机组频繁深度调峰造成的问题凸显,灵活性改造更为迫切。

“受机组型式和煤质条件限制,大批亚临界、超临界机组,甚至一部分超超临界机组不能满足深度调峰的需要,因此在调峰深度、负荷变化速度、启动速度等方面受技术制约,深度偏离设计工况运行,安全风险和寿命损耗都显著增加。这种状况亟待扭转。”安洪光表示。

叶勇健指出,为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机组负荷运行区间、变负荷、启停及燃料等方面的灵活性非常重要。“节能降碳改造和供热改造的‘经济账’清晰,而灵活性改造增加了发电企业成本,需要合理的政策、科学的规则,以市场引导为主,使资源配置效率更高。”

陈宗法表示,要继续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应从根本上解决煤电企业生存难、改造难、发展难、保供难、转型难的问题。“政策上到位、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升级改造才能落到实处。”

煤电健康发展

市场机制亟待完善

2023年,国内电煤供需整体趋于平衡,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率明显提升,现货价格总体回落。电煤中长期合同机制持续发挥保供“稳定器”作用,煤电行业整体实现扭亏、新增装机止跌回升。

今年以来,在政策支撑、进口煤增加和煤炭电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电煤市场现货价格整体震荡回落,振幅较前几年进一步收窄。

据中电联初步统计,1~5月,统计口径内燃煤电厂到厂标煤单价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00元/吨。同时,据中电联调研,5月五大发电集团平均售电价格同比下降6.9%,降幅达到32.7元/千千瓦时,煤电出现新转机。

陈宗法表示,这种转机与扭亏是初步的、脆弱的、局部的,甚至是不确定的,仍需企业、市场、政府协同发力,从根本上解决。

为保证煤电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据2024煤电年会透露,在容量电价实际执行中,煤电企业全额获取容量电费还面临诸多问题。如部分省份核算容量电价后,导致“电量电价+容量电价”超过基准价上浮20%限制,地方政府要求压控电量电价;由于煤质、设备等导致出力受限以及未达最大申报出力上限被考核;跨省跨区送电煤电机组送受两端容量电费分摊细则不确定,出现部分省份容量电费仍未结算等情况。

安洪光建议,应进一步推动建立煤电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协调煤价与电价关系,合理疏导煤电燃料成本。落实好煤电“两部制”电价政策,进一步规范煤电容量电价政策执行和电费结算,保障煤电容量电费及时发放到位,稳定煤电企业固定成本回收预期。积极探讨供热机组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研究供热机组灵活性调节能力与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合理衔接。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市场机制建设,建立两个市场的协调耦合机制。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朱蕊 13269715861(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zr@58heating.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力报,作者: 不详。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7183310134

APP

中能热讯APP热在手心

中能热讯APP热情随身

请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