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热电能源智能化创新发展论坛在山东东营举行

39110 0 0 0 关键词: 智能电厂 热电产业委员会 全应科技   

2024
04/21
15:55
来源
中国能源新闻网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钟能炫)4月19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智慧中国数字能源论坛组委会指导,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委员会、《智慧中国》杂志社主办,山东节能协会热电专业委员会、国声智库、山东正和热电有限公司、潍坊海成热电有限公司、高密万仁热电有限公司协办,山东省热电设计院、智慧中国大数据产业重点实验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钟能炫)4月19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智慧中国数字能源论坛组委会指导,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委员会、《智慧中国》杂志社主办,山东节能协会热电专业委员会、国声智库、山东正和热电有限公司、潍坊海成热电有限公司、高密万仁热电有限公司协办,山东省热电设计院、智慧中国大数据产业重点实验室支持,全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智能调控 自动运行”2024热电能源智能化创新发展论坛在山东东营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汇聚来自全国相关部门的领导、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共同聚焦热电能源智能化发展的前沿动态与未来机遇。

在当前能源革命和数字科技革新的双重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能源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下,通过“人工智能+”行动,以数字科技推动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我国能源体系现代化的关键路径。论坛紧扣今年两会精神,旨在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不仅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让各方共同探讨热电能源智能化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实践经验,更为推动能源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来自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节能协会、浙江省节能协会、山东省热电设计研究院、山东大学、《智慧中国》杂志社、全应科技等多位专家学者就山东省热电发展情况及政策建议、石化设备更新与数字化提升、热电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现状与未来、生物质综合利用路径的能效研究、多炉多机热大波动场景下电智能调控案例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通过分享最新理论研究、数字科技探索和标杆案例,为热电能源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我国热电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本次论坛的致词中,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在指出,我国石化行业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面对“双碳”目标,石化行业碳减排任务艰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就是要用数字技术去解决能源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最大的环节,推动石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庞广廉强调,我国石化产业正站在历史新起点,需以更长远眼光审视和规划,坚持走绿色、高端、智能、国际化发展道路,引领节能降碳潮流,构建智能、高效、绿色的石化产业新生态。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徐东华表示,构建新型电力体系是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我国电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能源分布不均、清洁能源波动性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坚持整体谋划、集中优化布局、协调性发展、清洁低碳以及安全发展等,旨在推动清洁能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加快新型能源电力体系建设和绿色能源转型步伐。

在主旨演讲阶段,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委员会秘书长张东胜认为,热电行业作为现代能源体系的支撑,其智能化发展是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热电能源系统能够实现精准调控和自动化运行,从而提升能效、降低能耗。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涛指出,构建数字科技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能源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面向未来,促进数字科技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协同推进数字能源发展,必能为我国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智慧中国圆桌高峰对话”活动中,与会嘉宾围绕“热电新质生产力圆桌论见”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就热电能源智能化发展的前沿问题、市场趋势以及合作机遇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各自纷纷发表真知灼见,分享宝贵经验,为数字能源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赋能。

本次论坛授予山东尚能投资控股集团山东正和热电有限公司成为“数字能源科研示范基地”。旨在表彰山东正和热电在数字能源领域技术应用与转化的示范成就,为全国数字能源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山东正和智能热电厂。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感受了全应科技ADMC“智能调控 自动支行”智能化技术在热电生产中的科学应用与显著成效。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和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能耗,还优化了能源配置,为产业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效益显著的新质生产力。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娜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朱蕊 13269715861(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zr@58heating.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新闻网,作者: 不详。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520254846

APP

中能热讯APP热在手心

中能热讯APP热情随身

请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