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延长供暖10天之后,2019年-2020年度供暖季正式结束。这一年度的供暖效果如何?银川12345政务热线综合平台数据给出答案:本供暖季共受理供热投诉27845件,办结率达到90%以上。供热诉求量较上一供暖季下降32.8%,办结率和满意度同比明显上升。
投资1.44亿元改善老旧小区供热

老旧小区因建筑保温性差、供热管道堵塞等问题,成为供暖当中的长期痛点。建设于2000年之前的兴庆区天成小区,由于建设年代早,管道材质标准较低,长年的锈蚀,致管网问题严重,小区居民家中暖气普遍不热。与天成小区处于同一区域、建设于2007年的温莎花园小区的供热效果就要好很多。这就是天成小区暖气管网“堵”得较为明显的体现。“周边小区居民家中都很热,2018年底我们家只有2组暖气片是热的。”天成小区居民马建国说,供热公司再怎么努力提高温度,热水堵得过不来,居民家中的暖气也热不起来。
2019年夏天,按照银川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安排和扎实推进整改创城工作安排,银川市市政管理局组织各供热企业针对热源、热转换、管网和热循环、建筑节能保温及散热器工况等重要环节,累计自主投资1.44亿元,完成了1200余万平方米区域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宁夏华电供热有限公司为持续提升供暖质量,强化各中心站负荷分配能力,减少热耗损失,投资8700余万元实施了两批供热管网改造项目,额外投资了3100余万元新建了两座中心换热站,以缩短供热半径。宁夏电投热力公司实施了热源机组改造,有效提高了供热的保障能力。市辖三区政府按照市政府的工作任务分工,对16个小区53栋楼共21.1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外墙保温加装工程。
通过积极改善供热基础条件,2019-2020年度采暖季供热管网突发爆管情况较往年同期明显下降,供热投诉中因爆管停暖抢修的事件显著减少。改造以后家里的暖气全都热起来了,马建国对这个供暖季的供暖比较满意,周边居民对暖气的抱怨声也没有了。在管网改造的同时,各供热公司针对老旧小区无分户的情况,对申请改造的居民进行了分户改造,这样一家有问题不会影响到整栋楼的供热,这给马建国和邻居们吃了定心丸。
根据天气情况提前延后供暖暖民心
“过去不到11月1日不会来暖气,这几年每年都会提前供暖,让老百姓感受到了供热服务的真诚。”金凤区湖畔嘉苑小区居民冯女士说,2019年供暖季提前10天家里就来了暖气,这让外地的亲戚朋友十分羡慕。2019年10月20日,遵照市政府的安排,市政管理局组织10个督查小组对全市供热企业的供热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提前供暖,保障居民家中温暖、生活舒适。提前供暖也帮助供热企业提前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对供暖隐患进行处理,为后期稳定供热奠定良好基础。
2020年3月底,市市政管理局根据气象部门预警天气变化的情况,为确保广大市民安心居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安排市供热燃气服务中心及时向各供热企业发出延长供热的倡导,并报请市政府批准,延期10天供热,以有效应对突发降温天气,保障用户正常用热。宁夏华电供热公司、宁夏电投热力公司、西部热电公司率先向社会公布了延长供热的公告,体现了骨干供热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发挥公共监督作用提高供暖品质
供暖质量好不好,最终还得百姓说了算。2019-2020年度采暖季,市市政管理局组织开展“访民问暖”活动,累计入户3万余户。市供热燃气服务中心委托第三方机构在三区范围内投放了2700余个远程测温装置,分散置放于各企业供热区域用户家中,实现了全天候掌握各企业供热状况,并安排供热企业安装了远程测温设备。以上措施有效化解了一批供用热纠纷和矛盾,维护了热用户和供热企业的正当权益。
为加强供热管理,满足市民对供热服务工作的要求,实现“供好热,供群众满意的热”的目标,2019-2020年度采暖季,市供热燃气服务中心邀请信访部门、12345投诉负责部门、辖区政府代表、居民代表等召开供热质量、供热投诉分析会,督促供热企业改进供热管理工作,提供“质价相符”的供热服务,从根本上提升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及时处理推迟供热、提前停热、人为限热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群众有诉必应、处理及时。
今年供热季前,市供热燃气中心制订并公布了《银川市供热企业服务规范》,采暖季开始后,市市政管理局通过投诉反馈、督查喑访等,对各企业服务行为进行了跟踪检查,由市供热燃气服务中心在采暖期结束后对各企业行为进行综合测评,并作为奖惩的依据。对工作不力、管理不善的热企负责人进行约谈,甚至逐出供热市场,确保居民采暖需求得到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