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是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23年绿色发展的重大部署。
中能供热网两会专题:《2023全国两会能源专题》
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递交的《关于探索中国特色低碳发展路径的提案》中建议,为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应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特征,探索对政策制度、产业结构及配套支撑体系的优化,因地制宜推进低碳发展。
加快建设统一透明的碳排放管理体系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2022年我国气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全国碳市场迈入第二个履约周期。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共运行50周(242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5088.95万吨,年度成交额28.14亿元,成交均价为45.61元/吨。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0亿吨,累计成交额104.75亿元。
不过,赵柏基提示称,目前全球碳排放减排缺口依然很大,气候危机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直接威胁。国际能源署(IEA)亦在3月2日表示,2022年全球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68亿吨以上,再创历史新高,但较2021年增长不到1%,增幅低于预期。
赵柏基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既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他建议,为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应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特征,探索对政策制度、产业结构及配套支撑体系的优化,因地制宜推进低碳发展。
具体来看,赵柏基认为,下一步应健全碳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加快建设统一透明的碳排放管理体系。
“目前,碳排放信息强制披露、碳排放核算鉴证等制度尚未完善,缺乏稳定、长效、系统的全国性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赵柏基介绍称,“近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制定者逐步出台强制性手段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和碳信息,而我国证监会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现仍以自愿为主,且尚未有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框架。进一步完善碳信息强制披露、核算制度和鉴证制度,尽快形成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框架,构建公正透明的碳排放信息管理体系,非常必要。”
谈及具体应如何落实,赵柏基举例称,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具体来看,要鼓励企业依据国际认可的“科学碳目标”(SBTi)设定相关减排日程,借鉴《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等,统一重点产品上下游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推进建设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碳排放核查标准和指标体系,推动国内国际标准的联通和协同发展。
以市场化原则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低碳领域
推动“双碳”目标落地,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实体经济的落实。
赵柏基建议,要围绕产业链“链主”构筑绿色产业生态。即支持产出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链主”企业通过绿色生产、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等措施,推动上下游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积极减碳;鼓励“链主”企业主动开展产品碳足迹盘查和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建立碳足迹追踪分析系统,为下游产品提供碳足迹清单数据库,带动重点行业全产业链环境绩效的提升。
同时,赵柏基认为,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协助传统高碳产业绿色转型。“围绕能源等重点行业的绿色转型需求,基于其终端感知数据,建立能源使用场景虚拟化模型,实现对能耗状态的实时监测、诊断和调控。在生产制造环节,通过数字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助力单一企业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的设备运维、生产控制和运营管理;建立行业内要素和产能数字化共享平台机制,推动资源高效流转,减少碳排放。”
“在此背景下,‘双碳’目标正带动我国传统经济模式和产业格局的重构,亟须构建符合绿色转型发展新要求的‘双碳’配套服务支撑体系。”赵柏基坦言。
赵柏基认为,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服务是其中重要一环。
3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称,到现在为止,碳减排支持工具已经发放了3000多亿元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发放了5000多亿元贷款,2022年带动减少碳排放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绿色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赵柏基建议,下一步可考虑更多借助绿色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以市场化原则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低碳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签署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ISO 26000标准和赤道原则等绿色发展协议,探索现代金融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而人才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
赵柏基认为,可以通过企业培训、科普教育、会展活动、低碳示范场景打造等方式,提高企业、公众等主体参与碳减排的积极性;另外,可以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和智库机构,通过定期实习、联合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从低碳理论、创新技术、碳指标核算交易、投融资等方面系统培养复合型“双碳”专业人才。
中国经营报 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