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春城热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利用智慧热网系统查看供热参数
“我们将面临东北三省供热行业最难的一年。”供热季开始前,东北多家燃煤供热企业负责人反映。煤价高企,成本倒挂,资金不足……2022年以来,东北三省不少供热企业面临经营“严冬”。冬季供热是东北最大的民生工作之一,面对可能出现的停供隐患,东北各地政府积极行动,帮助供热企业平稳运行,竭尽全力守护千家万户的温暖。
供热企业遇“严冬”
在供热企业的经营成本中,煤炭价格占了80%。根据东北三省供热协会数据,部分地区平均市场煤炭采购价格从2019年的720元/吨上涨至2022年7月的1200元/吨,但东北多地的供热收费却并未涨价。“供热季前,煤炭价格每月都在上涨。”黑龙江省绥化市一家供热企业负责人表示。
一家辽宁省供热企业负责人给半月谈记者算了笔账,以目前的收费标准计算,相当于每平米供热亏损8元。“供得越多,赔得越多,经营压力非常大。”部分民营供热企业表示。
“热电联产成本倒挂,持续亏损。但为了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我们仍接管了千余万平方米弃管供热面积。”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供热部主任沈毅辉说。
除成本高企之外,管网陈旧老化也对保供热带来挑战。据统计,东北三省供热管网15年以上急需更新改造管网约占总量30%左右。当前已经“超期服役”的供热管网急需维修维护,给行业整体带来不小的运营负担。
为企业“添油加火”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东北三省多次召开全省供热工作推进会,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在政府协调下,集团计划采煤总量26万吨,已经全部储存到位。”长春市供热(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运行中心主任苑春红说。
供热季开始前,东北各地政府成立煤炭保障专班,通过建立储煤调度机制、多方联系煤源等多种方式储备煤炭,在多方努力下,开栓前东北三省的煤炭储备率超过了60%。东北三省充分发挥财政补贴兜底作用,为供热企业“添油加火”。长春市财政拿出约1.3亿元对区域燃煤锅炉供热企业予以补贴,并对重点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辽宁省财政拟对2022至2023年供热期安排供热贷款贴息3亿元、补贴5亿元。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提前谋划,开展“冬病夏医”,督促供热企业加强对供热设备的维修养护。黑龙江省2022年解决1.4万个隐患问题,吉林、辽宁更新改造老旧管网分别达到1014公里和1220公里。如期开栓后,东北供热市场整体平稳有序。
为供热“添绿”
进入冬季,辽宁气温逐步走低,距离红沿河核电基地数公里外的核能供暖示范项目调度中心,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大屏幕前紧张地监看着供热参数运行情况。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与传统供热方式不同,该项目利用核电站汽轮机抽汽作为热源,替代红沿河镇原有的12个燃煤锅炉房,而居民家中不需要更换或调整设备。
2022年以来,核能、电力和生物质供暖等清洁供热方式加入东北供热板块,而“绿色”供热也让企业运营成本大幅下降。
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盛德热力集团的燃料仓库,这里看不到堆积如山的煤堆,取而代之的是生物质颗粒。“2022年,我们储备了5.8万吨生物质燃料,够烧两个半月。”公司总工程师张帅介绍,生物质燃料颗粒由玉米秸秆和稻壳制成,每年13万吨原料需求可以消纳厂区附近50公里内的秸秆。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引进的这一技术落地以来,公司每年可替代燃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0万吨,比燃煤节约成本1500万元以上。
半月谈记者 李双溪 孟含琪 白涌泉 杨思琪 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