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供热设备运行控制室工作人员正在监控设备运行
天津:冬病夏治,让群众身暖心更暖“我们这是老小区,起初我还担心不暖和,这一到供暖季屋里这么暖和,还提前了供暖时间,我心里说不出的温暖!”王大妈笑着说。立冬之日,天津市南开区金福南里的王大妈高兴地对来访者说。
从2016-2017年度采暖期开始,天津市连续7年提前供暖。2021年以来,供热部门坚持“冬病夏治”,对户内设施老化、管网堵塞等故障,在采暖期结束后采用增加、更换散热器,冲洗户内供热设施等措施予以解决。针对供热管网老化问题,连续两年将供热管网改造纳入天津20项民心工程。

天津供热人员在查看供热设备运行日志
截至目前,天津全市供热锅炉及辅机、电气仪表等各项设备检修率达到100%,“冬病夏治”改造工作全部完成,供热旧管网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全力推进落实热电厂十五公里半径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工作,全力推动落实供热补贴工作,全力督促落实燃料购储工作;加强问题受理处置服务工作,完善供热管理工作机制,印发了《天津市供热行业服务规范》;开展供热行业管理培训工作,加大供热工作监督检查力度;组织气候会商实施弹性供热,提升供热应急平台功能,开发建设“天津暖心平台”,这都是天津城管系统供热工作者把温暖送到群众身边交出的成绩单。
黑龙江:夯实供热运行基础,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扎实开展城镇供热“冬病夏治”“冬煤夏储”和确保群众温暖过冬专项行动,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各项供热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确保今冬明春平稳供热打下了良好基础。采暖期13个市(地)全部提前和按期开栓供热,全省城镇供热整体运行平稳。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各地结合冬季运行实际全面梳理存在运行隐患和供热老旧管网,科学制定管网改造计划,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提前开展前期工作,实现管网改造“停热即开工”,采暖期前全面完工。2022年全省计划改造供热老旧管网1000公里,省级财政支持一般债券11.8亿元,目前共完成改造1051公里,超额完成年度改造任务,大幅提升供热系统安全可靠性。
为应对煤源紧张、运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今年黑龙江省启动供热“冬煤夏储”工作,压实属地政府、供热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市县在煤源、资金保障、运输、储备等环节给予供热企业协调帮助,组织供热企业全力增加供热储煤,满足今冬明春供热用煤需求。2022至2023年采暖期,全省纯燃煤集中供热企业计划用煤1319万吨。
辽宁:五个保障,保今冬供暖
辽宁省提出五个保障,确保今冬供暖工作。
保障储煤达标。辽宁全省督促各市、县政府切实履行冬季保供的主体责任,增加应急煤炭储备,重点帮扶中小供热企业、资金周转存在问题的困难企业,确保不出现缓供、断供、弃供情况。
保障热量供应。指导城市供热企业必须提供充足热量,保障居民室温达到18℃以上。采用热电联产供热的地区,督促各地协调落实热电联产企业与供热企业尽快签订购热合同,确保城市供热需求,趸售企业不得随意涨价、断供。
保障燃气安全稳定。要求燃气企业严格
按照已签订的供气用气合同,落实供热企业民生用气量,必要时采取“压非保民”等措施,坚决杜绝因天然气供应落实不到位,影响供热平稳运行的现象。
保障按时开栓。督促各地10月20日前完成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工作,确保检修率达到100%。
保障安全运行。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风险管控,落实抢修人员、设备,开展隐患排查,做好应急处置,强化运行监测,及时应对爆管等突发情况。

辽宁大连在东北地区首次采用核能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