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 | 东北多地拉闸限电,原因在“燃煤”之急

咏仪 121410 0 0 0 关键词: 双碳   

2021
10/02
21:22
来源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作者 | 咏仪停电——对很多人而言也许是遥远的回忆,最近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里。近期,东北地区多个城市发布限电通知,并且不仅

作者 | 咏仪
 
停电——对很多人而言也许是遥远的回忆,最近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里。
 
近期,东北地区多个城市发布限电通知,并且不仅仅限制工业用电,居民用电也同样受限。不少居民在社交平台称用电高峰期“没有通知就被突然停电”,让生活工作都受到较大影响。
 
此后,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均发布通知作出回应。9月26日,辽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就指出,9月23日至25日,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为防止全电网崩溃,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限电并非刚从东北开始。今年9月以来,已有江苏、云南、广西、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启动限电措施。在更早前的夏季,包括广东、浙江在内的多个省份都有相应限电措施,但主要对象是工业用电,民用用电并无太大影响。此次东北限电潮对民用用电的影响较大,才让新闻迅速发酵。
 
煤价高企,电厂难以为继
为何突然开始缺电?各地原因不同,原因复杂。但总体而言,电力市场供需错配,尤其是供给端紧缺,加上各地能耗双控政策的巨大压力,是大规模限电的主要原因。

 
一开始,不少观点认为是中国缺煤。但事实上,中国并不缺煤,缺的是产能。
 
当前中国煤炭的进口比例很小,占消费总量不到10%。而今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产能仍处于低位,2021年前8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3.1%,但原煤产量同比只有4.4%。同时,蒙东煤矿等进口资源的今年的产量也不甚理想,有的地区的水电、核电等新能源增速甚至为负,这都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紧缺。
 
产能上不来,需求却增长迅速,煤价因此持续处于高位,这让发电厂面临巨大压力。
 
我国煤价是市场化决定的,但电价却由政府管控,煤电价格长期倒挂情况严重。国家对于煤价调控一直都在努力——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从2020年正式取消,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基准价按各地此前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
 
但国家发改委今年的文件也宣布,2020年电价暂不上浮,确保工商业平均电价只降不升。因此,这更挡不住煤价疯涨。据中国能源报,某煤电企业在去年底签约时,煤价水平只有600多元/吨,现在几乎是在翻倍涨价。
 
发电厂的成本不足以买更多的煤,只好消耗存量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全国煤企存煤约5000万吨,同比降26%;全国火电厂存煤约1.1亿吨,同比减少2100万吨,可用约18天。
 
另一方面,经济自疫情后尚在恢复,增长也带来更高的用电需求。中电联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4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这样的背景下,不少煤电企业都称电煤库存告急,陷入“发一度电赔一度电”的困境,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停产。因此,用电量和发电量缺口来到近年峰值,据界面数据,2016年-2021年期间,历年1月至8月全社会用电量的累计增速均高于发电量累计增速,今年两者差距达6年来最大值,为2.5%。
 
电厂并非不想做生意,停电只是无奈,是为了防止更大规模的停电。
 
拒绝阴谋论,能耗双控仅是背景
限电来得突然,各种猜疑蜂拥而来。
 
最为夸张的声音来自“大棋党”。这种观点称,限电限产是国家“在下一盘大棋”,背后是“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夺战”“金融战”等,由国家亲自限制产能,制止因国外订单的带来的订单猛增,产能过剩,反出口企业内卷,“对外输出通胀”。

 
这种论调也完全站不住脚。限电限产对经济影响巨大,我国自2000年后,曾有过至少五次大规模限电,也陷入过电荒时代。以2010年大规模“限电”为例,“限电”最严重的浙江、河北,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下降3.6%和5.6%。目前,我国尚且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期,以限电限产打金融战,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另一方面,碳中和/碳达峰、“能耗双控”政策也被推向舆论中心。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目标,今年3月再次重提,这让双碳成为当之不让的市场热点,不少人也认为与此次限电限产有紧密关联。
 
毫无疑问,要达到双碳目标,对我国而言并不是易事。但政策决心之坚定,也不断往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参与者传导。这也让部分地方政府今年开始一刀切式地减碳,直接拉闸限电,对不少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
 
但中央很快就意识到这一苗头,并在今年730政治局会议中提出“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高污染高耗能)盲目发展。在此之后,类似的事情已逐渐减少。
 
其实,关联更为紧密的是“能耗双控”(即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对于“双控”的力度有增无减,各地面临的双控压力都很大。
 
尤其是部分省份上半年能耗双控未能达标,据国家发改委通知,今年上半年,全国9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并强调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
 
这也是为何各地近期都密集出台相关措施,快到年末,各地都需要“交作业”了。
 
从这次限电来看,南方主要还是因为夏季用电需求比往年增长更快,而上述的双控政策对北方地区影响更大。受气流影响,今年冬天被预估为寒冬,而东北、内蒙等地区近期快速降温,北方地区也要为到来的采暖季作准备。采暖季的煤炭不能短缺,但能耗双控指标又不能不完成,就只能从现在的用电下手了。
 
总而言之,无论是碳中和还是能耗双控,只是限电的一大背景。
 
从能源结构就能看出孰轻孰重。我国目前还是以火电发电为主,占比约70%,水电占比约20%,风电、太阳能发电占比约5%,核电及其他形式发电占比约5%。
 
当前的新能源技术发展也不足以支撑高速增长的用电需求,能源结构并非一时能够扭转。因此,火电不可能以一刀切的形式退出历史舞台,变革肯定是缓慢进行。
 
双碳战略虽提出了我国整体目标,即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但往下到地方如何做,如何分配各地减碳指标,需要时间分配,目前尚未明晰。
 
一位碳中和行业从业者对36氪表示,当前类似碳捕捉等新能源技术发展缓慢,我国对火电的依赖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最近的2030年碳达峰目标,政府更需要关注的是碳排放的增量市场,对于存量的市场,还是以慢慢调整为主。”他表示。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朱蕊 13269715861(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zr@58heating.com。
关键词: 双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作者: 咏仪。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520254846

APP

中能热讯APP热在手心

中能热讯APP热情随身

请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