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条热力管线建于50年代
北京集中供热的开端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1958年,北京成立煤气热力公司。当年9月,在苏联全面援助下建设的大型高温高压热电厂——北京第一热电厂开始发电了。本报1958年9月6日5版《谈谈热电厂》曾有记载,这个热电厂全部建成后,能以强大的电力供给京、津、唐等电力网,并向东郊区的许多工厂供给蒸汽和热水。
1958年9月6日,《北京日报》5版
为配合北京第一热电厂的修建,北京于1958年开始兴建东郊热力网。据本报1958年4月27日1版《东郊热力网动工兴建》报道,东郊热力网主要是供应东郊区23个工厂用的蒸汽和约16万平方米建筑的采暖。之后,东郊热力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供应东郊区的工厂和民用建筑的用热,还把管网伸进城里,供应东城地区的用热。
1959年1月9日,《北京日报》2版
在此之前,北京的工厂和民用建筑都是用分散的锅炉房和小火炉来供热的。和热电站通过热力网进行集中供热相比,这种分散的供热方式有很多缺点:要多烧30%到40%的煤炭;多用一半以上的服务人员;多用许多车辆来运输煤炭和灰渣;多设许多煤场和灰场;多增加许多烟囱,既不经济,又影响首都的环境卫生。因此,北京决定逐渐改变这种分散的供热方式。东郊热力网的兴建就是改造的第一步,这也是首都集中供热事业的一块“试验田”。
1959年10月1日,《北京日报》7版
1959年,北京第一条通到市中心区的热力干管铺设工程完工。这条热力干管全长10多公里,从北京热电厂出发,贯通东西长安街,为沿途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使用由热电厂供给的暖气和热水创造了条件。(1959年10月1日《北京日报》7版,《首都第一条煤气热力干管完工》)
1959年,新建的煤气热力管线。王一波/摄
2 联片供热减少大烟囱
上世纪80年代,中央对首都建设提出了四条建议,其中一条是:把北京建设成为优美、清洁、具有第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城市。后来,党中央、国务院又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作了重要批复。为落实中央精神,北京进一步加强环境建设,要求“统建地区一律按规划统一建设锅炉房,实行集中供热;非统建地区实行联片供热,尽可能地减少严重污染空气的大烟囱”。
1984年12月17日,《北京日报》1版
1984年,北京化学纤维厂、北京印刷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塑料制品厂签订了联片供热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北京化学纤维厂向另外三个单位每小时供应蒸汽20吨至25吨,为期15年。三个用汽单位拨付给化纤厂一笔资金,作为锅炉容量被占用后化纤厂需要扩建时的补偿费用。15年之内,用汽单位不再分摊锅炉房的扩建与维修费用,并将煤炭供应指标划拨给化纤厂,由化纤厂统一申请,市煤炭总公司给予优先安排。这四个单位实行联片供热后,北京塑料制品厂的两台锅炉停用,北京印刷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则不用再新建锅炉房。更重要的是,这样联片供热比四个单位分散供热节约能源14%至21%,还减少了环境污染。(1984年12月17日《北京日报》1版,《联片供热一举多得》)
1985年1月28日,《北京日报》1版
居民区实现联片供热后,冒黑烟的烟囱少多了。据本报1985年1月28日1版《合建一座锅炉房 砍掉七个烟囱》报道,安德路47号大院原有四座锅炉房,烟尘污染,噪声扰民,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休息。为了解决生产用气和生活取暖,附近的化工部、民航局、冶金部、东城区师范学校等单位还要在此新建四座锅炉房。东城区环保办公室了解到这些情况,说服八个单位合建了一座锅炉房。最终,一根烟囱代替了八根烟囱,不但环境污染大大减轻,还节省了费用,节约了人工,降低了噪音,取暖用煤数量也大为减少。
上世纪80年代,宣武区广外房管所青年湖小区建筑楼群锅炉房担负着2.3万多平方米住房供暖任务。李晞/摄
那些年,联片供热得到推广。截至1988年2月,北京已发展联片供热2200多万平方米。
3 石景山热电厂的奇迹
说到北京的集中供热史,不得不提石景山热电厂。
石景山热电厂始建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石景山发电厂。1983年,为适应首都供电供热的需要,国家及北京市共同投资,将该厂改建为拥有3台20万千瓦供热机组的热电厂。(1990年9月18日《北京日报》1版,《石景山热电厂全部建成》)
1992年11月22日,《北京日报》1版
到1990年时,石景山热电厂3台20万千瓦机组全部并网发电。但是,由于城区管线未能联网,这个从设计初始即为热电联产、以热定产的热电厂的供热功能没有发挥出来,致使该厂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9%,可供1000万平方米建筑冬季取暖的热量无法利用。与此同时,北京城里却有几百万、上千万平方米的新建筑眼巴巴地盼望新热源的到来。
自1992年11月供热后,石景山热电厂运行状态平稳,1993年该厂供热面积达530万平方米。王飞/摄
1992年3月,石景山热电厂供热工程开工。该工程总投资12亿元,其中包括世界银行贷款5400万美元,涉及新建32公里供热干线、63公里支户线、205座热力站及锅炉房换热站、两座回水加压泵和1座大型供热厂。(1992年3月16日《北京日报》1版,《石景山热电厂供热工程开工》)
1992年11月,石景山热电厂供热一期工程——21.5公里管线即将竣工时,世界银行的代表们到工地视察。面对眼前已安装完毕的热力管线,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一期工程本来计划两年完成,但建设者们只用了8个月就圆满完成了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当年施工、当年供热”的任务。这奇迹般的施工速度为首都千百万市民带去了滚滚热流。(1992年11月22日《北京日报》1版,《奇迹催生的热流》)
2015年3月20日,《北京日报》1版
此后多年,石景山热电厂为北京集中供热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京城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2015年3月19日,石景山热电厂烧尽了厂里的最后一块存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4 计量收费灵活用热
进入新世纪,市政府仍将热能利用率高、运行成本低、安全环保的集中供热方式确定为首都的主要供热方式之一,热计量收费也逐步实施。
2001年10月23日,《北京日报》8版
2001年,本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5500万平方米,占到规划市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从那一年起,北京集中供热的住宅全面实行分户计量设计,之前建成的集中供热住宅小区陆续进行改造,增设分户截门和计量管线。当年新建的太阳园小区在供热管线设计上采用了并联的管线铺设方式,为集中供热分户供应、分户计量创造条件。(2001年10月23日《北京日报》8版,《集中供热也能分户供应》)
1997年,高碑店热电厂市内供热管网工程被市政府列为60件实事之一。图为工人们在安装井口。马文晓/摄
2003年冬季,北京对市区80多万平方米面积的集中供热用户实行分户供热计量试点,东直门万国城小区的1000多户居民成为分户计量热费改革试点的居民用户,市政府有关部门最终根据居民们一个采暖季下来的用热情况进行热费核算,最终核定分户计量收取供暖费的价格和标准。(2003年11月7日《北京日报》5版,《千户居民采暖分户计量》)
2010年3月31日,《北京日报》6版
2010年,《北京市公共建筑供热计量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本市新建公共建筑和具备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既有公共建筑开始实行热计量收费。当时公建热计量收费实行两部制热价,由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构成。其中,基本热价标准为18元/建筑平方米采暖季;计量热价标准为0.16元/千瓦时,按用热量征收。(2010年3月31日《北京日报》6版,《公共建筑明起按热计量收费》)
2010年,供热单位为郑常庄一小区内的热计量表进行首次抄表。戴冰/摄
2014年,《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施行。从当年8月起,新建民用建筑和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室温、灵活用热,少用热少缴费。2017年至2018年采暖季,全市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2.1亿平方米,其中居民热计量收费面积为1.3亿平方米。
5 城镇清洁供热面积达98%以上
1997年,陕京输气工程竣工投产,北京正式接通来自陕甘宁的天然气。从那以后,北京的集中供热系统陆续实行“煤改气”,清洁化程度越来越高。到2001年时,天然气已成为供热主角,仅方庄供热厂改用天然气供热后,一年下来便减少废水1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10吨、烟尘排放400多吨。
2014年11月28日,《北京日报》6版
近年来,全市清洁能源供热比例进一步提高。据本报2014年11月28日6版《本采暖季用气量将破90亿方》报道,当年全市供热总面积达到7.5亿平方米,其中,5.5亿平方米为居民住宅。城市热力集中供热都被燃气替代,全市清洁能源供热面积达到80%。
到2015年时,北京规划建设的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已经有3个投入运营。与此同时,北京已完成12616蒸吨采暖燃煤锅炉改造,城六区基本实现无燃煤锅炉;全市累计改造工业锅炉3307蒸吨,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生产用能清洁化;东西城近8万户平房居民“煤改电”,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则通过“煤改电”“煤改气”削减民用散煤7.8万吨……城六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清洁化。(2015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1版,《城六区实现集中供热清洁化》)
2015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1版
目前,北京已正式启动今冬供暖。来自市发改委的消息显示:今冬采暖季,北京城镇地区供热面积约8.95亿平方米,比上一采暖季新增约1000万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比重达到98%以上,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