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近日发布《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这一清洁能源技术划定了清晰的战略发展路径。数据显示,建筑领域占据我国碳排放总量的51%,工业能耗占比超65%,传统供热方式的低碳转型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攻坚战场。热泵技术凭借其3-5倍的能量转化效率,正在重塑能源利用格局。
同期,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也宣告这一重大利好政策。
顶层设计锚定产业升级方向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重点产品能效提升20%以上,突破高温热泵、高效压缩机等核心技术,装机容量持续增长。为确保目标落地,政策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应用推广到设备回收全生命周期进行布局,构建了"技术创新-场景拓展-标准引领-国际合作"的多维支撑体系。
政策红利正在催生千亿级市场机遇。北方地区已完成的清洁取暖改造仅是开端,南方夏热冬冷地区、工业余热回收、农业智慧温控等新兴市场正加速启动。未来,工业领域热泵替代传统锅炉的市场空间规模逐渐扩大,农业烘干设备更新需求持续增长,叠加交通新基建和存量设备改造,整体市场规模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大核心赛道开启应用蓝海
建筑供暖革命加速南扩北进:北方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提质工程,重点提升热泵在集中供暖系统的渗透率。南方市场聚焦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推动空气源热泵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应用。新版建筑节能标准将热泵系统纳入新建建筑强制规范,为行业提供长期增长动力。
工业余热回收迎来爆发增长:高温热泵技术在工艺用热领域展现显著优势,政策将工业热泵纳入技改补贴目录后,食品加工、纺织印染等高耗能行业设备更新需求激增。通过回收工业废水、废气余热制备高温蒸汽的技术路径,正在重塑工业能源利用模式。
智慧农业构建新兴增长极: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设施升级,热泵技术在畜禽养殖、菌菇培育等场景快速渗透。政策鼓励建设热泵烤房替代传统燃煤设施,在农副产品烘干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推动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
交通新基建打开增量空间:轨道交通领域加速热泵技术应用,推动综合交通枢纽供暖系统升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成为技术突破重点,热泵技术可显著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利用效率,政策明确支持在电动汽车领域推广智能热管理解决方案。
在政策驱动与市场机遇双重刺激下,行业热度持续攀升。热泵展会参展企业数量不断攀升,首发新品数量亦有所增加,涵盖超低温热泵、工业高温热泵、光伏耦合机组等前沿产品。这种全产业链的加码投入,标志着热泵产业正从政策红利期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
现阶段,热泵产业正经历从单一设备竞争到系统解决方案较量的质变。在建筑、工业、农业、交通四大领域协同发力下,行业即将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企业需把握技术迭代窗口期,通过创新研发、生态合作和标准引领,在这场绿色革命中占据战略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