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供热项目,多能耦合是王道选择

410 0 0 0 关键词: 新能源供热 多能耦合 耦合供热   

2025
01/22
17:24
来源
中能新能源供热网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暖的碳排量高达4.8亿吨,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0%却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与瑞典的60%相距甚远。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供热已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供热实现供热系统重构的必然选择。然而,地热能、空气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应用中存在显著短板:太阳能辐射密度仅为100-300W/

据统计,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暖的碳排量高达4.8亿吨,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0%却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与瑞典的60%相距甚远。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供热已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供热实现供热系统重构的必然选择

然而,地热能、空气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应用中存在显著短板:太阳能辐射密度仅为100-300W/m²,风速波动可达日变化率50%以上,地热资源分布呈现明显地域差异,空气能热泵在寒冷地区能量密度不足。这些技术特性导致单一新能源系统存在供热稳定性变差、设备利用率低(光伏系统冬季平均利用率不足30%)、不足以应对严寒期持续低温等问题。

多能耦合系统通过整合多种能源的时空互补特性,可有效提升系统综合效能。德国弗莱堡市示范项目数据显示,采用"光伏+地源热泵+储热"耦合方案后,系统全年稳定供热时间从单能系统的65%提升至92%,设备综合利用率提高40%。这种技术路线既符合能源梯级利用原则,又能通过多能协同实现削峰填谷,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

新能源供热项目中,采用多能耦合就成了非常必要的王道选择。

一、新能源多能耦合供热系统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一些关键要素

1.资源禀赋与能源品类需求和负荷需求特性的匹配分析

需建立三维评估模型,综合考量地理坐标(纬度决定太阳高度角)、气候特征(采暖度日数HDD)、地质结构(地温梯度)等参数。例如,华北平原项目建议采用"风电+空气源热泵"组合,而云贵高原地热区适宜"地热+太阳能跨季储热"架构。负荷分析需区分基础负荷(40-50%区间)与峰值负荷,通过蒙特卡洛模拟优化设备容量配比。

2.多能流协同优化配置

典型配置应包含三类要素:基荷能源(地热、生物质或传统热源)、调节能源(光伏、风电)、储能装置(相变储热、水蓄热)。丹麦Thisted案例表明,基荷能源占比60%、调节能源30%、储能10%的配置可使LCOE(平准化能源成本)降低18%。需运用HOMER、TRNSYS等工具进行8760小时动态仿真,重点优化各种能流的的接入节点和负荷比例,既保证高热质量又保证成本最优。

3.智能化控制系统架构

应构建"物理层-信息层-决策层"三级架构,物理层部署不少于3种传感类型(温度、流量、压力),信息层需实现秒级数据采集频率,决策层采用混合整数规划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芬兰VTT研究中心验证,引入模型预测控制(MPC)后系统调节响应速度提升70%,能耗降低12%。

4.经济性与政策协同机制

成本分析需涵盖全生命周期(20-25年),重点计算平准化供热成本(LCOH)和投资回收期。在德国,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结合碳交易(60欧元/吨CO₂)可缩短回收期2-3年。应设计峰谷电价联动方案,利用储热装置实现"低储高供"的套利模式,提升项目收益。

二、新能源多能耦合供热系统在运维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1.多能流动态调控策略

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运行策略库,包含常规模式、极端天气模式、设备故障模式(分级响应机制)。瑞典斯德哥尔摩项目通过植入机器学习算法,使系统调度准确率提高至95%。需特别注意跨季节储热系统的充放热控制,蓄热体温度梯度应控制在±5℃以内。

2.设备健康状态管理

推行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对关键设备(热泵压缩机、光伏逆变器)进行振动频谱分析,建立包含2000+故障特征的数据库。实践表明,基于边缘计算的实时监测可使设备故障率降低40%,维修响应时间缩短60%。

3.能源效率持续优化

实施PDCA循环改进机制,每月进行系统能效审计,重点监测SCOP(季节性能效比)、系统㶲效率等指标。项目(挪威奥斯陆)运营经验表明,通过引入数字孪生技术,系统整体效率每年提升2-3个百分点。

4.用户侧交互管理

开发智能终端APP,实现分户热量计量、用热行为分析、需求响应激励等功能。英国试点项目显示,用户参与需求侧管理可使峰值负荷削减15%,同时提升用户满意度20%。

三、新能源多能耦合供热系统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风险防范

1.系统安全冗余设计

遵循N-1安全准则,关键节点设置双重冗余(如循环水泵一用一备)。储热系统需配置三级防过热保护,电气系统应满足IP65防护等级。地震带项目要采用隔震支座(减震效率70%以上)等抗震措施。

2.极端工况应对预案

建立涵盖气象、地质、电网的三维预警体系,包括项目所在地极低温保障方案、系统断电应急机制等。北欧项目通常以72小时自主运行能力作为系统可靠性的底线要求。

四、新能源多能耦合供热系统的主打的就是“新”

联合国对新能源的定义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新能源的首要内涵就是“新”,通过对技术和材料的开发乃至大规模应用,可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新能源供热不仅要集成新技术,还要从智慧化、标准体系构建、商业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1.创新新型技术集成应用

如:中深层地热采用井下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可使取热功率提升50%;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逆变器效率可达99%;PVT光伏热组件可构建高效热电联产系统;以二氧化碳作为热媒的热泵具有出色的高温制热能力;采用磁悬浮压缩技术可以使COP提升0.8;采用纳米流体储热材料可以使能量密度提高3倍。

2.数字化赋能

建设城市级智慧供热管理平台,整合GIS地理信息、BIM模型、IoT监测数据,实现跨系统协同优化。雄安新区试点项目证明,平台化管控可使整体能耗降低8-10%。

3.标准体系构建

亟需制定多能耦合系统设计规范(应涵盖新能源各技术路径模块)、运维服务标准(包含运维过程中的所有操作流程)、能效评价方法(建立多级指标体系)。建议参考德国VDI 4655标准框架,结合中国气候区划进行本土化改进。

4.商业模式创新

在能源托管、特许经营、合同能源管理等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绿色债券、融资租赁、以旧换新、REITs等“投运维”多元模式。芬兰区域供热公司采用"固定容量费+变动热价"的两部制价格,成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率达35%。

多能耦合供热系统的构建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运行可靠性。随着虚拟电厂(VPP)、氢储能等新技术发展,未来系统将向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和零碳化演进。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梯级利用、智慧管控"的基本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推动新能源供热产业高质量发展。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朱蕊 13269715861(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zr@58heating.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中能新能源供热网,作者: 不详。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520254846

APP

中能热讯APP热在手心

中能热讯APP热情随身

请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