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清洁取暖项目工程,引导和培育了农村清洁取暖市场。当前,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实施完改造的地区如何巩…
9月19日,在第八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上,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23》预测,到2025年,民用散煤消费量降幅将超过60%(以2017年消费水平为基础),“十四五”中后期,民用散煤治理…
6月22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德州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其中提到: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做好生物质资源利用潜力调查,合理规划布局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推进生物天然气等非电利用。大…
近日,哈尔滨市呼兰区迎来2023年供热设施“夏季检修”,在双井街道小罗村乡村生物质清洁能源集中供热项目检修现场,工作人员一大早便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为采暖季安全、稳定、高效供热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小…
6月28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到2025年,…
“潜力很广阔、现实很弱小”——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当与会嘉宾谈起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未来与当下,无论是主管部门、行业组织、龙头企业,还是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几乎都给出了…
近日,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快形成,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加快促进…
4月6日,年产30万吨秸秆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在敦化市官地镇开工建设,将为农田废弃秸秆找到好“归宿”。据了解,年产30万吨秸秆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1.37亿元,占地面积10.2公顷,包括建设用地面积5.2公顷,租…
2023年3月15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组织召开了《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生物质发电及热电联产项目》国家标准讨论会,重点立足行业、企业视角,针对本次国家标准草稿进行了讨论。…
近日,抚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抚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大力发展新能源。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太阳能、风电、生物质等新能源有序开发。推动光伏多元化发展,丰富“光伏+”综合应用场景。以林…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具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在发展低碳经济,开发生物质能能源上似乎有着天然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因素制约江西的发展。
因疫情影响,导致各种会议、展会暂停或延期举办,为了充分展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林废弃物行业发展,展示优秀品牌企业、挖掘创新技术、推广应用产品,传播区域项目信息,宣传先进经验,现诚邀地方政府、研究…
实际上我们身上穿的衣服80%都是石油做的。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杜欢政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每年生产约5000万吨的聚酯纤维来解决服装的需求,…
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计划》提出,推动各类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继续推动生物质能源(含生物质发电、生物制气、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生…
作为一种优良的道路路面材料,沥青广泛运用于道路建设中。在沥青生产过程中,加热是一道重要程序。当下,大部分沥青搅拌站仍采用燃油、煤、天然气作为燃料,存在污染大、效能低等缺点,而生物质能源以其高效、清…
6月1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个相关部委联合发布,对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盘点,同时也为202…
中国各民间社会组织致力于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多年,在农村能源转型及环境保护方面有诸多经验,对其他金砖国家的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2021年9月9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以视频方式举行…
近日,由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印发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各地积极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这让生物质能业内人士备受鼓舞。记者…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低碳绿色产业中具有独特优势。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聚焦生物质能的低碳应用,提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供暖,打造低碳产业链的建议。“当前我们正在推动低碳…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