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能源周刊”作者:韩晓 魏楚)
然而,事实上,集中供暖并不是世界寒冷地区主流的供暖方式,除俄罗斯是集中供暖外,北欧、北美等地区主要以分户供暖为主,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等也主要是分户供暖。为什么只有我国采用集中供暖呢?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国内供暖进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又出现了哪些乱象?有无更加适应市场发展形势、更加迎合多元化消费需求的供暖模式?
建国初期,我国为什么采用集中供暖?
首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照搬苏联模式。在供暖方面,不论是供暖理念还是供暖方式都参照苏联模式。在供暖理念上,参照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在供暖方式上,也受到苏联影响。在建国初期,我国各种技术相对落后。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我国建立了156个项目,其中热电厂有22个,而且绝大多数都建在北方地区,这批热电厂为此后北方地区建立以热电联产为主的供暖体系提供了热源支持。其次,北方集中供暖格局的形成也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浪潮。20世纪80年代,我国能源紧张,且技术落后,供暖主要靠烧煤,众多分散小锅炉烧煤效率低、污染大、浪费严重。
为保障能源供应,国务院提出“开发和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集中供热作为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纳入国家计划,受到各级政府重视。
改革开放后,供暖市场化改革弊端凸显
从集中供暖诞生以来,它就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事业。在市场化改革的今天,这种供暖方式仍然是最佳选择吗?看看北方城市最近几年的供暖市场化改革,就能略知一二。在市场化下,北方集中供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供热收费制度。这种收费制度在形成初期是职工家庭用热,单位交费,此后,变成按面积收费。这种制度导致很多问题,一是浪费现象严重,按面积收费的用户根本不关心节能,感觉室内太热就开窗散热;二是供热企业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企业疏于管理,运营服务质量没有考核体系,供暖质量引发大量社会矛盾;三是存在“蹭暖族”依靠楼上楼下“余热”取暖,欠费现象严重。
从2003年开始,北方城市开始逐步推进供热市场化改革。供热市场化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实行供热特许经营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二是停止福利供热,推进城镇用热商品化;三是推进住宅节能改造和供暖采暖设施改造,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四是逐步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提高节能积极性,形成节能机制。通过供热市场化改革,企图还原北方供热市场“热”的商品属性,形成“谁用暖,谁交费”的机制,解决收费难、浪费严重等问题。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热计量”等核心工作开展成效却并不显著。一方面,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推广,而另一方面,“假装表、装假表”、“只装表不计量”,甚至出现集中拆表,推不动、不想推、用不上等现象。
分户供暖或许更能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求
相对于集中供暖,分户供暖温度可调节,天然具有可独立计量的属性,当家庭使用火炉、火墙、电加热器、燃气加热器等供暖设备时,这些供暖设备所提供的热量由单个家庭独享,所花费的费用也由单个家庭负担,可真正实现“谁使用,谁付费”,而且分户供暖,用户可以根据用热情况设置温度、供暖时长,在供暖方面会具有更多自主权。
集中供暖所面临的浪费严重、收费难等问题在分户供暖方式下并不存在,因为从市场角度看,在分户供暖方式下,“热”是私人商品,热用户用多少热,付多少费,“热”的消费是一种理性行为。因此,从市场角度,似乎分户供暖从收费模式等方面更能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求,不会面临集中供暖收费难的困局,从居民的角度,也有了节约用热的动力。
然而,不论集中供暖是否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是否具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北方的供暖方式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主要是由于集中供暖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如同天文数字,太过庞大的固定投资会产生锁定效应。集中供暖需要在城市铺设大量的热力管网,这些热力管网资产专用性高,投资规模大,一旦废弃,投资将不可弥补,由于这种路径依赖和投资锁定效应,不管产生怎样的问题,北方城市也不得不继续采用这种供暖方式。从以上分析来看,集中供暖在北方未必真的好,而是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进行了数额庞大的初投资,在各北方城市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热力管网,沉没成本已经发生,继续使用这些设施的成本微乎其微,由此集中供暖在北方城市继续充当主力军。
所以,发展南方供暖市场,北方也许并不是我们应该参考的对象,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热产品或热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居民需求,供热方式是否有助于社会实现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不是仅仅去关注南方供热价格比北方贵多少。
作者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应用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