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对比此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纲要》”),关于煤电的表述有很多变化。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表述是“合理建设……”
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
充分发挥现有煤电机组应急调峰能力,有序推进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
随后,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解读了这一重磅文件,他表示:
要稳住存量,发挥好煤炭、煤电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的先进煤电,着力提升国内油气生产水平。
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专题座谈会。韩正表示,要深刻认识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统筹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科学有序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2021年3月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煤电的表述是“合理控制……”
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
同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对煤电的火电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也提出了具体目标:
力争到 2025 年,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累计超过2亿千瓦
重点对3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对于调峰困难地区研究推动60万千瓦亚临界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
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十四五”期间淘汰(含到期退役机组3000万千瓦。
当然,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大方向依旧不变。《“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展望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点梳理如下:
到2025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
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 46 亿吨标准煤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
展望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
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统筹电力保供和减污降碳,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保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必需的合理裕度,加快推进煤电由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充分发挥现有煤电机组应急调峰能力,有序推进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
水电
推动金沙江上游、雅砻江中游、黄河上游等河段水电项目开工建设。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推动西南地区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到2025 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 3.8 亿千瓦左右。
建成投产金沙江乌东德(已建成投产)、白鹤滩(部分机组已建成投产),雅砻江两河口(部分机组已建成投产)等水电站。推进金沙江拉哇、大渡河双江口等水电站建设。力争开工金沙江岗托、旭龙,雅砻江牙根二级、孟底沟(已核准开工),大渡河丹巴,黄河羊曲(已核准开工)等水电站。深入开展奔子栏、龙盘、古学等水电站前期论证。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
核电
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调峰电源
力争到2025年,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累计超过2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在建装机容量达到6000 万千瓦左右。
重点对3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对于调峰困难地区研究推动60万千瓦亚临界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
煤电去产能
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十四五”期间淘汰(含到期退役机组)3000 万千瓦。
三改联动
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十四五”期间节能改造规模不低于 3.5 亿千瓦。
特高压
有序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提高存量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新建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50%,优先规划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更高的通道。
“十四五”期间,存量通道输电能力提升4000万千瓦以上,新增开工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6000万千瓦以上,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力争达到4500小时以上。
西部清洁能源基地
“十四五”期间,西部清洁能源基地年综合生产能力增加3.5亿吨标准煤以上。
东部&中部清洁能源
“十四五”期间,东部和中部地区新增非化石能源年生产能力1.5 亿吨标准煤以上。
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