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沈阳)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打造北方城市绿色低碳供暖示范。构建清洁低碳高效供暖体系。因地制宜优化城区、乡镇、农村供热体系。建设符合超低排放标准的大型燃…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四川、成都可以在哪些领域发力?11月26日,在蓉举行的“2024院士(专家)赋能产业发展大会”现场,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雷宪章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从能源绿色低…
近日,由中国节能承担设计的西安热电“地热+”减碳互补清洁供热一期工程项目成功并网投运。这是国内首个采用地热能集中替代传统供热的示范项目,也是国内单站换热规模最大的地热能热源项目。该项目位于西安市西安…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实施方案》的通知 咸政发〔2024〕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咸阳市深化大气污染治…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供热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规划与设计、经济性、可持续性及运行成本优化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2024年11月12日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委员会成功…
近日,大唐集团在召开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例会时明确提出“要持续攻坚亏损企业治理提效,准确研判重点火电企业和新能源企业经营形势,做好账款回收和财务费用优化管控。”这是大唐集团首次将新能源企业的经营与火电…
在北京市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热的背景下,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委员会于2024年7月24日下午,在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了“北京新能源供热沙龙”第4期。沙龙汇聚了十一家知名供热公司与三家服务商共…
通过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以实现能源系统稳定输出。地热储能具有高能量储存容量和高储能效率的优势,能大规模消纳非稳定可再生能源并有效解决季节性供需不匹配问题,可作为长时储能和系统调峰的首选。地热储能主…
摘要: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可再生能源为建筑供热是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针对某区域内的典型住宅建筑,分析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为其提供热水和空…
2024年6月19日下午,“北京新能源供热沙龙第3期”在北京燃气6号能源站多能综合示范工程项目部举行。本次沙龙由中国节能协会热电产业委员会与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北燃能源”)联合举办,委员会副秘书长刘…
11月25日,商务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其中指出,推动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对新建项目依法实施煤炭减量替代,优先使用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满足新…
时值供暖季,任丘、河间等地10万余住户用上了清洁环保的地热供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华北油田”)利用丰富地(余)热资源,通过创新技术应用,不仅为群众过冬送去温暖,同时每…
华北油田以地热技术促进节能减排11月21日,在任丘市万锦新城的供热站,华北油田雄安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对所属的石油孔雀城、任丘万锦新城以及石油海蓝城等10余个小区的供热系统进行运行监控,以确保系统供暖稳定…
今年年初以来,吉林油田坚持“内部利用地热替代站场天然气、外部利用地热闯市场集中供暖”“两条腿”走路,加快地热资源利用步伐。截至11月12日,油田已落实地热可利用站场54个。其中,通过对油田废弃老井开展地…
在昌平区中海油金湖汇智中心,一股源自地底的暖流正流入园区各户。这是北京市首个利用老井改造的地热利用项目,采用“天然气+地热+光伏”绿色综合供能系统。该地热系统开阀供暖,标志着项目在今年的供暖季正式投…
2017年—2024年,从“一张白纸”,到拔节生长,雄安已经有了“惊艳世界”的模样。根据新闻报道,七年多,雄安已有38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14亿元,开发面积覆盖190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4521万平方米,4251…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答复摘要指出,近年来,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已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隔墙售电”、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模式正在各地进行探索。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应“隔墙售电”、源网荷储一体化…
11月15日,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正式启动第六个供暖季。本季供热面积增加约50万平方米,合计近1300万平方米,预计供出清洁热量460万吉焦,可节约原煤消耗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6万吨…
在雪域高原的怀抱中,西藏,这片神秘而圣洁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但是到了冬日,寒风曾如锋利的刀刃,切割着每一寸空气,也考验着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民。然而,随着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