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储热技术具有储热温度高、储能密度较大、对外输出热能的形式多样等优点;既可以提供热风,也能够提供高温蒸汽和热水,也能够满足工业和民用多个领域的用热需求。固体储热根据储热材料的不同分为:混凝土储热…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第四批参考产品(技术)目录,沣西集团能源公司申报的中深层地热地埋管供热技术顺利入选。据悉,该技术取热不取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双碳”战略下,能源领域将产生革命性变化,最显著的是能源转换链条由目前的“燃料产热、热发电”变革为“绿电生产、电制热”,终端用能电气化态势明显。热泵因其电热转换的高效性,是电制热的最有效方式,为替…
炎炎夏日,走进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以下简称“超算中心”),一股凉爽舒适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背后是“暗藏玄机”的多能互补区域能源供能系统与室内传统中央空调的完美契合。 这套系统的“心脏”——能源站,位…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合作,在提升材料热电性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一系列二维热电材料性能的提升提供了研究思路。 有机热电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
被动房在中国又称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国际认可的高舒适度、低能耗的新式建筑。建筑被动式采暖设计就是通过建筑设计, 使建筑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取暖, 尽量减少通过维护结构及通风渗透而造成热损失,…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芬兰西部的一家初创公司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功能齐全的商用沙子储能供热系统,据称一次能够储存可再生能源长达数月。这些储存在沙子里的太阳能热量为一种新型电池的开发提供了灵感。在芬…
在东北等地,冬季寒冷,方舱医院没有传统热源、建筑又高大空旷,如何经济有效地提供舒适的供热,是个难题。今年初,沈阳等地的方舱医院建设,采用了辐射供热技术,实现了供热效果好、设备成本低、运营费用低、建…
碧涞超低温空气能采暖机应用了喷气增焓、智能化霜除雪、防寒抗冻等高新技术,低温制热性能强,面对-35℃的低温环境也能正常稳定运行,保障室内采暖温度恒定;设备内置的智能5G物联控制系统,还能在手机上远程进行…
随着双碳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进,多行业多领域都在积极尝试利用清洁能源替代来实现减排目标,而光伏和光热两种太阳能清洁利用方式都在获得更多机会。光热利用方面,伴随中国首批光热示范项目告一段落并开启“…
暖玛士品牌推出了石墨烯发热涂料,依赖石墨烯的高导电、导热且性能稳定的性质,系统可采用36V低压低温均匀供热模式,即使直接触摸也不会有触电、烫伤危险,加上智能恒温控制系统。而且电路亦有过载保护,不会有火…
据了解,“水空调”最初是利用地下水冬暖夏凉的温差来实现温度调节,但是会耗费地下水资源。邓越平介绍,随着压缩机技术、电控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水空调”采用普通自来水也能实现供暖制冷,尤其是可实现水循环…
在现代农业中,温室中的蔬菜生长对适应消费者的偏好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大多数温室仍由天然气加热,可再生能源生产是该领域的发展轴心。本研究的目的是介绍一种创新的温室加热系统与光伏-热太阳能PVT板…
近年来,为了追求舒适性,越来越多的人冬季使用暖气采暖,不过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研发舒适且环保的采暖设备成为市场发展的新风向。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经验,空气能热泵合理地解决了冬季供暖所面临的…
空气能热泵两联供是使用一套空气能热泵系统,提供热水、采暖或者提供采暖、制冷两种功能,所以空气能两联供是地暖空调一体机、地暖热水一体机等的统称。传统二联供现在发展非常迅猛,正在向量的级别去发展,增长…
在我国北方地区,取暖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但主要依靠煤炭“驱动”的取暖系统不仅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能源,导致的雾霾天气更一度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近年来,中国各地加快探索冬季清洁能源取暖,进…
最近,一些自媒体声称,山东发现新能源“巨大宝藏”,储量大约相当于180亿吨煤炭,可供中国使用3800年。这里所说的宝藏,是一种地壳较深处的高温岩体——干热岩。在全球经历了一个缺煤、气荒的2021年之后,如果在…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是北京冬奥会期间产生金牌最多的场馆。在云顶滑雪公园内的建筑屋顶,常常能看到一排黑色的长方形装置,这并不是空调出风口,而是应用了航天新材料和航天技术的“神舟智热”电采暖系…
大连传森科技以提供清洁、绿色能源为己任,以技术研发为先导,不断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经过多年研制不断制造出绿色环保的产品。相比传统供暖方式,集中式电采暖拥有有效节能,运行成本低,采暖效果舒适自然,…
“零碳智慧供热”、“零碳建筑”等一批绿色技术应用场景将在北京落地,这些应用场景需要高效率、低成本的储热技术作为支撑。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形成了“复合储热技术及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