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百余城市将实现冬季低成本清洁供暖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天帅智能 关键词: 南方供暖 清洁能源        收藏 0   

2022
06/27
12:59
新浪财经
分享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成果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明德主楼728会议室举办。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黄滢发布主要报告成果,多位我国资源环境、建筑节能领域专家、南方城市代表、供暖企业代表出席并做点评。

中能供热网报道: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成果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明德主楼728会议室举办。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黄滢发布主要报告成果,多位我国资源环境、建筑节能领域专家、南方城市代表、供暖企业代表出席并做点评。
南方1
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各行业代表、媒体代表及应用经济学院多位师生现场参加会议,其他观众累计70余万人次在线观看了会议。会议第一环节由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魏楚主持,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电能供热专业委员会张斌主任受邀参加出席并作发言。

南方供暖是一项争议广泛、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课题组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坚持问题导向,力求所作研究科学规范、不偏不倚。只要有需求,供暖就应当存在,问题无非是怎么发展。从国家层面上南方供暖也有了一定突破,比如中国城市供热协会成立了冬冷夏热供热委员会,认为中国供热不应该只局限于北方,应当适当往南方推。

国家相关部委提出相关政策,企业则去研究如何从技术层面上实现供热南移,但对企业而言,成本和资金问题始终是较大的难题。供暖应当和中国的发展阶段相结合,今年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现代化迈进,人民应该生活地更美好。因此不主张按照什么地理带划分,而是按照人民的需求提供供暖服务。

此外,科学研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精准、科学、依法”,南方供暖实施起来应当多种形式、经济可承受,更具体一些,则是技术路线选什么、可再生能源用什么、怎么解决农村的取暖改造等。

供暖投入的分类承担、分步实施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在推进过程中打消政府的诸多顾虑。供暖工作是一项重大的德政、民心工程,不提则已,一提则应努力促成,应当综合考虑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满足人民的供暖需求当成重要的事,比如新建小区有什么标准、传统住房应怎么改造、当地市场有多大需求,以及如何引导供热企业、建筑行业满足市场的同时能够绿色发展,这里面还是有许多道路可以探索的。
南方2

南方城市发展供暖的现实需求:

第一,“秦岭-----淮河”供暖线为何引发争议,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推动历史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新时代城市发展也赋予供暖新的内涵。

第二,供热服务的本质是什么,“热”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政府、企业和市场应该如何供给。

第三,国内外供暖实践有哪些特征,国外的区域或分户式供暖、以及中国北方的集中供暖模式,对南方供暖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经验意义。

第四,南方城市供暖有哪些探索,部分南方城市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四种供暖模式,这对其他城市的路径选择具有借鉴、参考或比对价值。

第五,南方哪些城市供暖市场具有发展潜力,通过构建需求、供给和政策的三维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南方百城供暖市场的潜力。

第六,南方城市发展供暖市场有哪些影响,基于分户供暖与区域供暖两种路径,根据收入、温度和有无折扣设定了多种情境,对今后十年南方供暖市场的经济、就业和环境影响进行了情景分析。

建筑节能中心在做十四五规划中供暖部分的时候考虑的都是北方集中供暖和农村的清洁取暖问题,目前南方供暖需要统一的政府规划。推行分布式供暖较为可行,探索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怎么结合智慧运营,实现多热源供应、按需调节,以及温度对口。

提高建筑节能保温标准这个角度促进南方供暖的发展也是可取的,因为考虑成本因素,短期内夏热冬冷气候区的建筑改造和维护有一定难度,应当从峰谷电价政策为切入口,以清洁供暖为契机,以低价谷电相变储热供暖技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南方建筑供暖,满足南方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投稿联系:投稿与新闻线索请联络言过 13601277774(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heating58@126.com。
关键词: 南方供暖 清洁能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特别声明
本文转载自新浪财经,作者: 天帅智能。中能登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
凡来源注明中能*网的内容为中能供热网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更多>为您推荐
广告
广告
广告

APP

中能热讯随身的行业商务资讯

中能热讯APP随身热讯

扫码下载安装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顶部